医保费用专家评审是过度医疗良药

18.05.2015  11:28

  医疗过度早已备后诟病,由此引发的医患矛盾也不在少数。随着深化改革的推进,遏制过度医疗的诉求也逐渐成为政府推行医改的民生议题。今年4月29日,李克强总理就医疗改革做出重要批示,要求以公平可及、群众受益为出发点和立足点,坚持医保、医药、医疗‘三医联动’,让医改真正惠及民生。(5月17日红网)

  近年来,医保事业发展蒸蒸日上,成为解决看病贵的民生利好。然而这项利好也被某些医院和医生钻了空子,导致过度医疗事件频发,给政府、社会和患者造成了沉重的负担,无形中弱化了医保的实际效用。而今湖南湘潭市以医保改革为民生出发点,推行医保费用专家评审机制,主动向过度医疗顽疾开刀,无疑是医保改革我国推进医改的一次有力探索。

  过度医疗导致的医保费用漏洞不得不填。过度医疗说到底是在透支医疗资源,把有限的医保基金吞噬到私人利益中,让患者和政府为之“买单”,从而阻碍地方医疗发展。就湖南湘潭市而言,随着医疗保障水平的增长,但入不敷出反而更加明显,很大原因是过度医疗从中作祟。医保支付的高位增加,医保资金缺口影响医保基金正常运转。基于此,湖南湘潭以医保费用为重要抓手,主动加强费用审批机制,无疑扣住了过度医疗关键脉搏。

  过度医疗这颗“毒瘤”是利益的伴生品,也是医院监管缺位和医疗信息不透明的结果。医院自身监督制约机制完善的话,过度医疗往往无处藏身,然而事实是大部分医院并没有这种自觉,反而会模糊了事,医生病历“鬼画符”的现象就是一个佐证。在这种环境下,实施第三方监督制约机制才能有效防止过度医疗的发生。湘潭作为医保基金压力较大的城市,在湖南率先启动医保支付制度改革,采取医保费用专家评审的办法,完善监管机制和信息公开,在过度医疗头上悬了一把利剑。

  专家评审让医疗行为更公正和权威,也提高了医保事业的后动力。一方面专家评委本身是行家,专业性和操作经验都很强,对于医疗的问题导向和信息分析能有效的防止医保漏洞的产生,从而让医保基金有序合理支付;另一方面专家评审能把潜藏在医保缝隙中的过度医疗问题逐渐暴露,并且在全市普及,由点到面的监管,有效地引导医疗机构规范化、标准化操作,从而强化医疗“把关”,真正让医保作用于医疗事业。实践证明,这项机制操作性强,湖南湘潭成效显著,就2014年下半年,拒付不合理医保费用300万,并多名违规医生被通报处理,由此可见,专家评审组合拳的运用大有可为。

  医保费用专家评审是治疗过度医疗的一剂良药,让医保事业发展更公平合理。虽然对于医保制度来说,医保支付制度仅仅是战术层面的探索,但是随着湖南湘潭市医改的深入推进,专家评审机制监督之力将会逐渐转化为民生动力,带动“三医联动”走向惠民大道。(晨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