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推地铁3号线等首批PPP项目23个 投资规模达383亿元

30.01.2015  16:25


南昌市推广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新闻发布会现场

  江西网络广播电视台1月30日南昌讯(记者 陶望平)1月30日上午,记者从南昌市推广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南昌市明确了PPP项目“投什么?谁来投?怎么投?”的问题,并率先推出首批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试点项目23个,建设投资规模达383.3亿。

  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简称PPP)是指政府为增强公共产品和服务供给能力,提高供给效率,通过特许经营、购买服务、股权合作等方式,与社会资本建立的利益共享、风险分担及长期合作关系。

  南昌市推出的首批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试点项目包括经营性项目7项,涉及投资金额约16.6亿元;准经营性项目10项,涉及投资金额约236.6亿元;非经营性项目6项,涉及金额约130.1亿元。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南昌轨道交通3号线PPP项目,全长27.8公里,投资规模约45至50亿元,建设年限5年,运营年限20年,采取“特许经营权下的政府补贴、固定年回报率”的汇报机制。

    “凡是国家政策放开的公共服务、资源环境、生态建设和基础设施领域,南昌市均可实行。”南昌市政府副秘书长叶明和介绍称,全市范围内交通、能源、市政、环境污染治理与运营、水利、信息、环保、保障性安居工程、文化体育设施、医疗和养老服务等基础设施,以及新型城镇化试点的新建项目,在进行PPP运营合理性作出评估论证的前提下,优先选择PPP运作。

  凡南昌市政府所控有之外,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的境内外社会资本主体均可参与南昌PPP项目建设运营管理,包括符合条件的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外商投资企业、混合所有制企业或其他投资经营主体。

  南昌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张鸿星说,南昌市推广运用PPP模式,率先在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领域引入市场机制,进行试点先行,有利于促进南昌市基础设施和公共产品服务项目投资的多元化,激发南昌市社会资本的活力,培育壮大南昌市的社会资本。

  附件: 南昌市推出的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首批试点项目清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