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西汉海昏侯墓昨日提取金板

26.12.2015  12:01

是目前西汉墓葬考古中保存最完整、数量最集中的一次此类文物发现


      继24日提取大量金器后,25日,考古人员又在南昌西汉海昏侯墓主棺的内外棺之间提取了20块金板。 专家表示,这是目前西汉墓葬考古中保存最完整、数量最集中的一次此类文物发现。大量黄金的出土,也让西汉时期这个多金朝代成为考古界热议的话题。
昨日考古人员提取20块金板
      昨日下午,考古人员在南昌西汉海昏侯墓主棺的内外棺之间南侧部分,提取了前期发现的金板。粗略估计,这批金板有20块之多,而且粘连在一起。目测金板长约20厘米、宽约10厘米,厚约0.3—0.5厘米左右。金板表面目前并未发现字迹,重量估计在十几斤左右。据考古领队杨军介绍,这是南昌西汉海昏侯墓首次发现金板。“黄金数量之多,足见墓主身份十分高贵。
      据了解,西汉时期有一项与黄金有关的贡纳制度,就是酎金。每年八月,天子祭祀宗庙,大会诸侯王、列侯,诸侯王、列侯须要供金助祭,因此这次大祀叫做饮酎或者酎祭。国家文物局专家组组长信立祥推测这些金板可能是进贡剩下的。“可能是还没进贡的金板被放在墓穴里。”他说,如果金板上面没有文字和纹饰,说明是个人储藏的。
      提取出金板后,目前主棺内外棺之间南侧部分的文物基本提取完毕。在完成内外棺之间文物的提取之后,考古人员将对内棺进行清理,根据打开内棺盖后的情况,再确定是现场清理,还是整体套箱搬运到文保用房进行实验室考古。
金饼是汉代贵族重要陪葬品
      连日来,南昌西汉海昏侯墓主棺内发现的金器之多让考古人员十分惊喜,其中出土的金饼数量再次刷新了我国汉墓考古金器出土数量纪录,而且已出土的金饼、大小马蹄金、麟趾金总重量已超过78公斤, 加上20块金板的重量,目前南昌西汉海昏侯墓出土的金器数量与重量都十分惊人。
      《魏晋南北朝史》中记载,“西汉初期,黄金的应用总数量在百万斤以上。”西汉的黄金货币大多是饼块形状,大小 不等。这种饼块状的黄金货币,根据交易的需要,可以任意切割,仍处在比较原始的称量货币阶段。
      据介绍,考古发现的汉代金饼,多数处于墓葬之中,少数出于窖藏或者遗址中,其中有相当一部分出土于诸侯王的墓葬中。由此可见,在汉代贵族墓葬中,金饼是其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内容。
印证西汉是一个多金的朝代
      南昌西汉海昏侯墓出土的金器令人叹为观止,那么这么多的黄金,究竟是从何而来?业内专家认为,西汉黄金储备来源于前朝的积累,加上铁器时代的到来,带动了西汉采矿业的迅速发展,更多的黄金被源源不断地发掘出来,也充实着原本就藏金颇多的西汉国库。《史记·货殖列传》和《史记·天官书》中都记载了西汉时期发现了按照矿脉分布关系寻找新矿和察看金光寻找金矿的方法,而且西汉时期的黄金产地也由黄河、长江两大流域扩展到两大流域的纵深地区。此外,还有丝绸之路的交易。据统计,西汉时,罗马帝国每年至少有超过5吨的黄金流入中国、印度和阿拉伯。
      然而,如此巨大数量的黄金,却在东汉时期渐渐消失,退出流通领域,而且黄金赏赐也不多见了。专家唐任伍在《西汉巨量黄金消失之谜考》一文中指出,西汉巨量黄金入东汉后突然退出流通领域而消失,惟一的答案是一部分黄金作为各种金器金物随葬或遗落地下, 另一部分则以金币形式随富商大贾和各级官吏而埋葬。“虽然在西汉的墓葬里面发现了大量的黄金,但是也不足以说明黄金都用来随葬了,一来是目前出土的黄金远不及记载的赐金数量,另一方面是还有很多西汉皇室墓葬没有发掘。”国家文物局专家组副组长张仲立表示。东汉黄金消失之谜,还需要进一步研究才能解开。(记者 徐蕾)

6月29日停电公告
  6月29日6:00--10:00110kV广南中国南昌
6月27日停电公告
  5:00--12:00110kV青山湖变洪都中中国南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