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西汉海昏侯墓首次提取金板 数量多达20块(图)

26.12.2015  14:13
南昌西汉海昏侯墓首次提取金板 数量多达20块(图) - 上饶之窗
来源: www.srzc.com

  金板出土

  继24日马蹄金、金饼、麟趾金等金器出土,25日南昌西汉海昏侯墓内又一件金器的出土“亮瞎”众人眼球。它就是“金板”。记者了解到,当日专家提取的金板达20块之多,总重约为10多斤。

  ▇信息日报记者赵婉露/文、记者王祺/图

  现场

  昨出土20块金板可能为“酎金”

  25日下午,考古人员在主棺柩的内外棺之间南侧部位,提取了之前令人期待已久的金板。据现场专家表示,因为金板黏连在一起,之前以为只有几块,没想到提取后,经初步计算有20块之多,预计重约10多斤。据专家目测,金板长约20厘米、宽约15厘米、厚约0.3厘米至0.5厘米。而之前有专家猜测金板表面可能会出现字迹等,目前来看金板表面没有图案和字。南昌西汉海昏侯墓考古领队杨军介绍,此次金板是南昌西汉海昏侯墓首次发现。从出土这么多的金器就不难看出,墓主人的身份很是高贵。

  金板在当时究竟是起什么作用呢?有专家介绍道,西汉时期有一项与黄金有关的贡纳制度,就是酎金。每年八月,天子祭祀宗庙,诸侯王、列侯须要供金助祭,因此这次大祀叫作饮酎或者酎祭。而助祭之金也称为“酎金”。

  记者查阅资料发现,酎金其实是皇室借助祭祀祖先之名,向诸侯国征收黄金的一种手段,也可以说是汉代皇室与诸侯王之间争夺黄金的手段,这不仅使汉皇室可以多得黄金,还可借故其贡金不足色,达到削减诸侯王和列侯权力的目的,可以说是“一箭双雕”。有专家表示,这些金板可能是还没进贡,被放在墓穴里。

  分析

  大量黄金来源于前朝积累和金矿开采

  自南昌西汉海昏侯墓考古挖掘以来出土了大量的金器,这么多的黄金,究竟是从何而来?有专家认为,西汉黄金储备来源于前朝的积累,加上铁器时代的到来,带动了西汉采矿业的迅速发展,更多的黄金被源源不断地发掘出来,也充实着原本就藏金颇多的西汉国库。《史记·货殖列传》和《史记·天官书》中都记载了西汉时期发现了按照矿脉分布关系寻找新矿和察看金光寻找金矿的方法。此外,还有丝绸之路的交易。据统计,西汉时,罗马帝国每年至少有5吨的黄金流入中国、印度和阿拉伯。

  然而,如此多的黄金却在东汉时期渐渐消失,退出流通领域。对此,业界有人认为是因为东汉黄金大多用于佛事,也有人认为是通过对外贸易大量输出国外,而还有人认为是被埋葬于地下。对此,南昌西汉海昏侯墓考古发掘专家组副组长张仲立表示,虽然在西汉的墓葬里面发现了大量的黄金,但是也不足以说明黄金都用来随葬了,一来是目前出土的黄金远不及记载的赐金数量,另一方面是还有很多西汉皇室墓葬没有发掘。

赣州首开粤港澳大湾区蔬菜直通车
  (记者钟金平 实习生邓竹青)7月1日9时30分,上饶之窗
江西今年建设设施蔬菜35万亩
  宁都讯(记者梁健、钟金平 实习生邓竹青)7月1上饶之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