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昊:全城“控烟”不如全国“管烟”

01.06.2015  12:45

  今年5月31日是第28个“世界无烟日”。今年的宣传主题是“无烟生活”。6月1日起,被称为“史上最严”的控烟法规《北京市控制吸烟条例》正式开始实施。主要目标就是降低直至彻底消除公共场合的吸烟行为。我们都知道公共场合吸烟是不对的,吸烟有害健康,二手烟害人害己。。(5月31日新华网)

  笔者近期了解到这样一个数据:全国吸烟人数近年来呈现年轻化趋势,不少小学生尽然开始吸烟。对于笔者这样一代人来说,初中的确存在极个别吸烟,但小学生还处在懵懂阶段,他们吸烟足见控烟的迫切。

  这一次的打击力度比起以往,无论在罚款、时间长度上都是最为严厉的一次。而且恰逢禁烟日,足以说明北京这座城市对控烟已经下了很大的决心。可是,笔者也注意到虽然北京出台了最严管控,可是在很多城市还没有推广开来。一部分的烟民或许在京城不敢吸烟,等到除了城就又会老方一帖,这样的效果虽然有但笔者认为是局部性的。

  笔者以为倘若全城“控烟”可以,不如全国“管烟”,将全国公共场所控烟看做一盘棋是不是更好呢?

  在许多公共场所不准吸烟的字符早就已经挂上,可还是有不少人背对着禁烟两个字,肆无忌惮的抽起烟来。这当中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烟民当中的一部分人对公共场所不能吸烟没有意识,或者当之儿戏。就好比不少人在列车上吸烟一样。动车吸烟屡禁不止,不少烟民被罚款时大呼冤枉,自称不知情,可不知情是逃避责任的理由吗?

  笔者认为:之所以会出现大部分人对动车禁烟不敏感就是因为在一些地区,对于公共场所禁烟更多的是劝阻,人性化的引导方式,柔和的态度,使得一部分的群体认为大不了换一个阵地。这也就造成不少烟民上动车后被罚款还说了句:不过就是列车停一下罢了。可他不知道这停一下很可能导致后方车辆接受指令不及时酿成事故,就像巴西的蝴蝶仅仅只是扇动下翅膀就制造美国的飓风一样。

  禁烟不仅仅是一个地方的责任,更是全社会的责任。若一地治理的很好,整个整体依旧呈现出旧态,那么禁烟的效果只能说比较零星。在一些国家,禁烟指令以全国的形式传达,小到一个村,大到中心城市都开始上下一致的贯彻。从列车车厢到公交车再到出租车内这些地方实质上都属于公共场所,一些人在出租车上吸烟没被劝阻,到了列车上也会产生惯性思维,认为都是车厢有何不可?

  以至于,更多的商家为了生意也就息事宁人。这就好比闯红灯一样,如果能够全国各地一起治理,那么这样效果会好很多。

  北京的全面控烟可以说给予了其他地方更好的例子,如果可以联合铁路、机场、高速公路等最需要控烟的场所和其他地区一起控烟,让更多的企业可以参与到这场行动中来,我们的禁烟效果会否更好呢?我们动车禁烟屡禁不止的情况能否得到更为有效的控制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