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出台发展规划加速推动昌九一体进程

30.09.2014  12:09

提出到2015年昌九两地GDP占全省比重达36%以上

  9月29日下午,省发改委公布了《昌九一体化发展规划(2013—2020年)》。为充分体现昌九一体化“1+1>2”效应,《规划》从经济、社会、生态三个方面,设置了14个主要指标。其中提出,昌九两地GDP占全省比重到2015年达到36%以上、2017年达到38%、2020年达到40%以上。同时,以2012年为基期,8年年均提高0.73个百分点左右。每个规划指标都分解落实到南昌市、九江市。其中,南昌市GDP2015年、2017年、2020年占全省比重分别为24.5%、25.5%、26.5%。

   共建湿地、森林为主的生态“双肺

  关于战略定位,《规划》指出,着眼于带动全省发展升级、共建长江经济带和长江中游城市群,确定昌九一体化发展的战略定位为:全省发展升级引领区、中部地区崛起重要增长极、长江经济带开放开发重要支点、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先行区。

  关于空间布局,《规划》提出,着力构建“一纵两横”战略格局,培育两个都市区,打造两大战略支点,共建生态“双肺”。“一纵两横”战略格局即:沿京九铁路纵向发展轴、沿长江通道横向发展轴和沿沪昆通道横向发展轴形成的“”字型发展格局。两个都市区为:南昌都市区、九江都市区,通过加快建设都市区,带动区域整体竞争力提升。两大战略支点即:南昌临空经济区和共青先导区,通过打造昌九一体化发展的战略支点,促进昌九相向发展。生态“双肺”即:依托自然生态优势,在昌九东部构建以鄱阳湖水体及湿地为主的生态“蓝肺”,在西部构建以山地森林为主的生态“绿肺”,建设昌九生态屏障。同时,《规划》提出,在昌九相向融合发展地区,规划研究设立昌九新区,打造我省融入长江中游城市群和长江经济带建设的战略平台。

   共建共享交通、能源等基础设施

  关于主要任务,《规划》提出,按照“规划一体化、基础设施一体化、公共服务一体化、产业互补对接”的总方向,以及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本质内涵和全面深化改革的总体要求,《规划》确定了基础设施、产业互补等方面的主要任务。针对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昌九一体化将按照适度超前的原则,大力提升交通、能源、水利、信息等基础设施共建共享、互联互通水平,构建网络完善、高效便捷的一体化基础设施体系。产业互补对接方面,将遵循现代产业发展和分工规律,加强昌九产业统筹布局和分工协作,形成区域间产业合理分布和上下游联动机制,重点建设航空、汽车及零部件制造、电子信息等12大工业产业基地,培育壮大商贸物流、旅游、金融、电子商务、文化及创意等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现代农业,促进产业集群集约和创新驱动发展,构建具有国内比较优势的产业基地,加快形成现代产业体系。

   强化昌九等重点轴线的沟通和联动

  《规划》规定,城镇发展联动协作按照新型城镇化的要求,提升发展南昌、九江中心城区,培育发展共青城-德安等地区性中心城市,发展壮大县域中心城镇,构建层次分明、分工合理的昌九城镇协调发展格局。强化昌九、沿江和沪昆等重点轴线的沟通和联动功能,促进轴线城镇联动发展。以昌九城镇群辐射带动鄱阳湖生态城市群发展,共同参与长江中游城市群建设。

  (记者 万晓霞)

6月29日停电公告
  6月29日6:00--10:00110kV广南中国南昌
6月27日停电公告
  5:00--12:00110kV青山湖变洪都中中国南昌
关于2018年5月我市道路交通违法行为的通报抄告
各县区委、县区人民政府,市委各部门,市直各单位,中国南昌
南昌市市场和质量监督管理局 吊销长期未经营企业营业执照决定公告
  在本局登记的南昌金望科技有限公司、江西省现代装中国南昌
南昌市委巡察公告
  根据市委统一部署,中国南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