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党委书记李红勇在处级干部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培训班上的讲话

13.03.2014  19:35

党要管党 从严治党

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重要论述的辅导报告

党委书记 李红勇

 

同志们:

党的十八大以来,改革开放进入了攻坚阶段,历史开启了一个新的征程,这样的一个新时代,对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提出了许多新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敏锐把握这些时代问题并作出科学回答,考验执政党的理论勇气和实践智慧。

在新的历史征程上,我们如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如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如何激发全社会的发展动力和创造活力?如何进一步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如何走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如何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主动权?如何为我国发展争取良好外部环境?如何确保党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习近平同志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把握人民群众的新期待,围绕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提出了许多治国理政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要求,集中反映了新一届党中央的执政理念和治国方略,体现了真理性和科学性、理论性和实践性的高度统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丰富和发展,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行动指南,也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事业创新发展的有力理论指导。学习好、把握好、贯彻好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是我们广大干部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与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的必然要求,是强化理论武装、提高高校干部队伍理论素养的必然要求,是推进学校深化改革,推进“二次创业”的必然要求。

按照省委、省委教育工委的相关要求,校党委决定今天开始举办学校处级干部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培训班,目的是通过培训,引导我校处级干部全面系统掌握讲话的丰富内涵、精神实质和实践要求,掌握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增强贯彻落实中央、省委、校党委决策部署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真正做到认识上一致、政治上同心、思想上统一、行动上同步。根据培训班的课程安排,我今天要做一个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重要论述的辅导报告。

省委对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抓得很紧,前阵子我和几位校领导相继参加了研讨班学习,本周也有五位校领导在参加研讨班学习。我通过几天的集中学习,感觉受益匪浅。趁此机会,我和大家交流交流我的一些体会。

我主要谈三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如何充分认识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第二个问题,如何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重要讲话的丰富内涵?

第三个问题,如何确保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重要讲话精神落到实处?

一、把握“五个层面”,充分认识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的重大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深刻阐述了事关党和国家发展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行动指南。充分认识学习贯彻系列讲话的重大意义,要着重从以下五个方面准确把握:

一要从政治层面深刻认识。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最重要的就是要统一到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的决策部署和指示要求上来,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增强政治意识、“看齐”意识、保持一致意识,真正做到认识上一致、思想上统一、政治上同心、情感上认同、行动上同步,始终保持正确的立场和方向,不折不扣地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中央决策部署落到实处。

二要从理论层面深刻认识。 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展现了宽广的政治视野、深厚的历史意识、巨大的理论勇气,闪烁着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光辉。学习贯彻系列讲话精神,对于提高全体党员干部理论素养和水平,更好地把握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十分重要。

三要从实践层面深刻认识。 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针对发展中的深层次问题、改革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干部群众关注的热点焦点问题,从战略的高度提出创新性的理念思路和政策举措,体现了对世界大势的清醒认识,对发展经验的深刻总结,对执政规律的科学把握,是我们做好各项工作的锐利思想武器。只有学深吃透,才能理清工作思路,找准工作着力点,也才能科学应对复杂局面,有效破解发展难题,真正把中央决策部署转化为各自实际行动,不断开创各项工作新局面。

四要从方法论层面深刻认识。 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充分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既从战略上思考,又从战术上谋划,既阐述思想,又指明路径。学习贯彻系列讲话精神,把握其中蕴含的科学的思想方法、工作方法、领导方法,对于提高各级干部深化改革、促进发展、维护稳定的本领,提高驾驭复杂局面的能力,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指导性。

五要从精神力量层面深刻认识。 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气势磅礴、斩钉截铁、发人深思、催人奋进,体现了坚定的理想信念,显示了真挚的为民情怀,弘扬了求真务实的作风,传承了埋头苦干的传统,极大地增强了全党全国人民的信心和力量。学习贯彻系列讲话,必将进一步激发广大干部群众奋发向上的精神动力,凝聚起团结一心干事创业的强大合力。

二、夯实“五大基础”,深刻领会习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重要讲话精神的丰富内涵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加强新形势下党的建设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体现了我们党对世情、国情、党情深刻变化的清醒认识,反映了我们党探索和遵循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规律的深刻自觉,对于全面加强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反腐倡廉和制度建设,增强我们党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以下五个方面,需要我们深入领会、深刻把握:

(一)牢牢把住坚定理想信念这个“根本点”,大力夯实党内和谐的思想建设基础

首先请在座的同志们思考一个问题,理想信念是什么?为什么习近平总书记要反复强调坚定理想信念的重要性?

正如很多同志所说的,理想信念是个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但和人的才能、力量相比,它不能不占首位,它决定着人的价值观念、精神状况、作风行动,关系着党员和党组织的纯洁性、先进性,关系着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关系着党的执政能力。一句话,理想信念是我们的立身之本,理想信念的坚定,是根本的坚定。理想信念的动摇,则是根本的动摇。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河北省委常委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时所指出的,有一个道理要反复讲,就是党的干部必须永不动摇信仰,矢志不渝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而奋斗。我曾经和大家聊过党史,我们党90多年的历史中,为什么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不怕流血,不怕牺牲,前赴后继地从事革命事业?靠的就是对共产主义的坚定信仰,为的就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伟大理想! “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精神支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提出的这句脍炙人口的精彩比喻,深刻揭示出理想信念之于共产党人的内在关联。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就可能导致政治上变质、精神上贪婪、道德上堕落、生活上腐化。我们国家正在经历改革的攻坚期,我们的学校正在处于发展的关键期,我们要切实抓好思想理论建设这个根本,引导党员干部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并转化为矢志不渝为党和人民事业不懈奋斗的实际行动。这就要求我们广大干部要有远大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只有这样才能在实现中国梦、强校梦中出一份力。

既然理想信念如此重要,那我们应该如何坚定自己的理想信念呢?

一方面,理想信念坚定有赖于对科学理论的深刻认识。 坚定的理想信念是建立在对科学理论深刻理解的基础上,才能在心里牢固扎根。这在当前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下,在我们的社会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有制形式、分配方式、就业方式、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多样化的形势下,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加强科学理论武装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对于党员干部,要提倡原原本本地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争取学得深一点、专一点、系统一点。为了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必须弘扬优良的学风。应当倡导理论联系实际的、以解决问题为导向的学习方法,不回避现实问题,不回避疑点难点,用能否解释、解决现实问题作为衡量学习效果的最终标准,坚持不懈,积少成多,逐步真正弄懂马克思主义。

另一方面,理想信念的坚定有赖于实践斗争的不断磨练。 这不仅对于绝大多数从事具体工作的党员干部,而且对于广大理论工作者都有普遍意义。人只有在不断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才能不断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一个人是否理想信念坚定,就要看他是否愿意并且能够在现实工作中、艰苦环境下接受考验和锻炼,是否能够真正做到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大公无私、锐意进取,时时处处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加深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理解,加深对我们从事的伟大事业的认知,坚定自己的政治信仰和理想信念。这犹如打铁的过程,通过千百次反复锻造,才能不断剔除杂质,提升纯度,最终百炼成钢。

(二)牢牢把住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这个“关键点”,大力夯实党执政的组织基础

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基层党组织的建设是党的整个执政能力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落脚点。只有每一个基层党组织都健全而充满活力,整个党的组织才能坚强有力、朝气蓬勃。习近平总书记在去年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强调:“贯彻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方针,必须扎实做好抓基层、打基础的工作,使每个基层党组织都成为坚强战斗堡垒。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重大任务。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以此来指导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如何深刻领会总书记从严抓基层的重要思想?

首先,要抓住薄弱环节,防止出现“木桶效应”。 著名的“木桶效应”相信大家都不陌生,我也曾经多次提到过。它是指一只木桶想盛满水,必须每块木板都一样平齐且无破损,如果这只桶的木板中有一块不齐或者某块木板下面有破洞,这只桶就无法盛满水。是说一只木桶能盛多少水,并不取决于最长的那块木板,而是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也可称为短板效应。习总书记明确指出:“麻绳最容易从细处断”, “越是情况复杂、基础薄弱的地方,越要健全党的组织、做好党的工作,确保全覆盖,固本强基”。这一方面表明,党的组织要与时俱进,根据社会发展变化的情况不断健全完善,特别是在情况复杂、基础薄弱的地方要做到全覆盖。表面看起来高校的基层党组织建设与一些企业,特别是非公有制企业相比,基础还是很好的,党组织也是比较健全的。但不同基层党组织之间发展是否平衡呢?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我们就发现学校各基层党组织之间存在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固本强基不是纸上谈兵,我们要抓住薄弱环节,对基础较薄弱的基层党组织要加强指导,夯实基础,使每个基层党组织都成为坚强的战斗堡垒。另一方面,各级基层党组织要关注、关心、关怀到每个党员的个体,对全体党员全覆盖。单个党员是基层党组织战斗的最小单位,没有党组织,力量是薄弱的,防线是脆弱的,容易迷失方向。对高校基层党建工作来说,有没有比较薄弱的地方呢?我认为肯定有,比如现在每年高校总有一些毕业生党员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党组织关系没有及时转走,有的甚至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仍然是流动党员,他们去向难掌握、组织活动难开展、党费难收缴、作用难发挥,这对于基层党组织来说是不是“短板”呢?当然是!这就要求我们要进一步强化流动党员教育管理手段的针对性和科学性,从实际出发,因地、因人制宜,努力探索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的新路子、新方法,使这些党员不管流动到哪里,都能参加党的组织生活,履行党员义务,享有党员权利,接受党组织的教育、管理和监督,防止部分党员找不到精神的归宿而形成“木桶效应”。

其次,要严格党员管理,防止出现“蝴蝶效应”。 习总书记指出:“实现党的十八大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关键在党,关键在人。关键在党,就要确保党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关键在人,就要建设一支宏大的高素质干部队伍”。全国420多万个基层党组织,8500多万党员,是我们党执政生命力和党的全部战斗力的重要基础,是实现强党强国的重要条件。党员是党的“肌体”和“细胞”,基层党组织是党的“骨骼”和“血脉”。“肌体”结实不结实,直接影响党的凝聚力,“细胞”正常不正常,直接影响党的影响力;“骨骼”硬朗不硬朗,直接影响党的战斗力,“血脉”畅通不畅通,直接影响党的生命力。“蝴蝶效应”相信大家都听过,这个来源于美国气象学家爱德华·罗伦兹的理论在哲学中常用来说明事物的发展具有复杂性,它指的是指在一个动力系统中,初始条件下微小的变化能带动整个系统的长期的巨大的连锁反应。这是一种混沌现象。任何事物发展均存在定数与变数,事物在发展过程中其发展轨迹有规律可循,同时也存在不可测的“变数”,一个微小的变化能影响事物的发展。现在不能回避的是,我们党内个别“肌体”和“细胞”存在理想信念动摇、宗旨意识淡薄,立场不坚定的问题,可能我们很多同志包括在座的同志都不以为然,因为这毕竟是在少数人身上出现的问题。但是记住刚刚所说的“蝴蝶效应”——一个微小的变化可能影响事物的发展,中国也有句古话,“千里之堤毁于蚁穴”,如果我们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一旦形成“蝴蝶效应”,就不仅仅是单个基层党组织和单个党员干部的形象问题,还会影响群众对其它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的判断,进而影响到党的生命力。

第三,要加强阵地建设,努力形成“磁场效应”。 基层党组织活动场所特别是村级组织活动场所是党的重要阵地,是党与全国人民群众之间的“连心桥”。党依靠基层组织这个“桥梁”传递信息、凝聚人心、推动建设、实现中华伟大复兴,群众也依靠基层组织这个“桥梁”了解国家、凝聚力量、实现“中国梦”。近年来,省委教育工委也很注重高校基层党组织阵地建设,每年都开展了示范性党员活动室评比,我校材料学院、外国语学院、经管学院、药学院接连并评为“全省高校示范性党员活动室”,在全省反应热烈。同时,包括图书馆党总支、数计学院、通电学院在内很多基层党组织也纷纷加大了投入力度,专门开设了党员活动室,寄托理想与信仰的“红色之家”照耀师生,普通师生从党组织阵地建设中看到党的生命力和凝聚力,看到中国共产党枝繁叶茂,“磁场效应”凸显,直接吸引着群众中的优秀分子坚定信心,主动向党组织靠拢。 而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化,高校党建工作面临一个更加开放、更加富有挑战的局面,学生宿舍群落、学生社团、网络和社会实践阵地等新阵地应运而生,如何抓好这些阵地建设,很多基层党组织已经做了一些有益尝试,我们必须增强阵地意识,坚持巩固传统阵地与开辟新的阵地建设,双管齐下充分掌握主动权,从方式、方法、工作重心等方面突破固有模式,求创新、求拓展,真正做到守土有责,进一步发挥“磁场效应”。

(三)牢牢把住扎实巩固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这个“着力点”,大力夯实作风建设基础

作风建设是党的建设的永恒课题。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1月22号中纪委全会上强调,工作作风上的问题绝对不是小事,如果不坚决纠正不良风气,任其发展下去,就会像一座无形的墙把我们党和人民群众隔开,我们党就会失去根基、失去血脉、失去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围绕作风建设的核心问题、时代内涵、实践要求和突破口等四个方面进行了重点阐述,思想内容丰富、观点鲜明精辟,既有理论分析又有实现路径,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他精辟提出,作风建设的核心问题,就是保持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作风建设的时代内涵,就是把为民务实清廉的价值追求,深深植根于全党同志的思想和行动中;作风建设的实践要求,就是坚持求真务实、政贵有恒,自觉践行“两个务必”。敏于行、慎于言,降虚火、求实效,实一点,再实一点;保持“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一张好的蓝图一干到底;把谦虚谨慎、艰苦奋斗、—心为民的要求落实到履行职责的各个环节。总书记鲜明提出了作风建设的突破口。就是聚焦“四风”,按照“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整治作风之弊、行为之垢;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抓下去,建立健全促进党员、干部坚持为民务实清廉的长效机制,善始善终、善作善成。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第一批总结和第二批动员大会讲话掷地有声:“作风问题具有顽固性和反复性,形成优良作风不可能一劳永逸,克服不良作风也不可能一蹴而就。以往的经验告诉我们,纠风之难,难在防止反弹。‘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教育实践活动有期限,但贯彻群众路线没有休止符,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2月24日学校召开了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有些同志已经产生“过关了”的思想,对“四风”问题不再较真了。但总结大会的召开并不意味着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结束,而是标志着教育实践活动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我们要深刻领会总书记关于作风建设的重要思想,锲而不舍地整治“四风”。

一要持之以恒地做好教育实践活动的总结工作。 这项工作校活动办已经布置下去了。各基层党组织要系统总结教育实践活动的做法和经验,及时召开总结大会,把总结工作作为深化整改落实、巩固扩大活动成果的重要手段。要坚持开门搞总结,要坚持走群众路线,可采取实地走访、个别访谈、召开座谈会、问卷调查等方式,广泛听取师生员工评价意见。总结工作情况可用适当方式向群众通报,看是否全面反映了群众的真实感受,决不能用自我感觉代替群众评价。

二要坚持不懈抓好长期整改目标的落实。 各基层党组织在教育实践活动中都本着对自己负责、对组织负责的态度撰写了对照检查材料,制定了整改方案,完成了短期整改目标。下一步我们要进一步加大整改落实的力度,要求各基层党组织结合实际,针对突出问题,抓住那些群众反映最强烈的“四风”问题和制约本单位发展的突出问题,特别是需要长期整改的问题,加大整治力度,真正让师生员工看到整改的实效,得到整改的实惠,努力使教育实践活动经得起实践、群众和历史的检验。

三要充分发挥教育实践活动先进典型的示范作用。 我们要以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为主线,进一步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着力提高领导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办学治校能力,真正把群众路线体现到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的思想和行动中去。我们要进一步认真总结、宣传和交流教育实践活动的好经验好做法,推动面上工作。进一步宣传教育实践活动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使广大党员、干部学有榜样,行有示范。加强反面典型案例教育,发挥警示警醒作用。

(四)牢牢把住管好干部这个“切入点”,大力夯实干部队伍基础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着力培养选拔党和人民需要的好干部,要把从严管理干部贯彻落实到干部队伍建设全过程。要让每一个干部都深刻懂得,当干部就必须付出更多辛劳、接受更严格的约束,没有这样的思想准备和觉悟,就不要进入于部队伍。我们作为一名高校干部,必须准确领会把握好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干部队伍建设的新思想、新要求。

一要准确领会新时期好干部的标准,科学识别干部。 在去年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了“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好干部标准。这“五条标准”丰富和发展了党的干部路线,明确了好干部的时代内涵,体现了德能勤绩廉等方面的本质要求,构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体系,是我们科学识别干部、推荐干部工作中必须始终坚持的标准。对照五条标准,目前,学校一些党员干部存在着理想信念不够坚定、在重点任务和困难问题面前不敢担当等问题,在提名、推荐干部时,是否坚持了好干部的“五条标准”,是否以“五条标准”衡量了拟提名、推荐干部,还需要我们深刻思考。

二要选优配强各级领导班子,提高班子战斗力。首先要选优配强“一把手”。 要按照政治上强、能够驾驭全局、善于抓班子带队伍、民主作风好、清正廉洁的要求,坚持好中选优,优中配强,把最优秀最适合的干部选配到“一把手”岗位上来。要健全完善“一把手”队伍重点考核、重点监管机制,促使“一把手”秉公用权、谨慎用权。其次,要优化领导班子结构。要加强班子综合研判分析,统筹考虑干部素质、能力、经历、年龄、专业、性格等多种因素,统筹考虑主要负责同志、班子成员之间的协作配合、优势互补。再次,要增强班子整体合力。要认真落实民主集中制,切实把统一意志和集思广益结合起来,把集体领导和分工负责结合起来,增强领导班子的整体合力。要严肃党内生活,逐步纠正领导班子中存在的“老好人”现象和不敢批评、不愿批评,不敢负责、不愿负责等现象。

三要加强干部培训和培养工作,提高干事创业能力。 习近平总书记阐明了成长为好干部的途径。强调一靠自身努力,二靠组织培养。年轻干部从参加工作到走向成熟,需要经过必要的台阶、递进式的历练和培养,要“墩墩苗”,把基础搞扎实。 一是继续加大干部的教育培训力度。 实施“干部素质提升工程”,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 “走出去”和“请进来”相结合,通过集体研学、专家导学、个人自学等方式全面提升各级各类干部能力素质。 二是加大干部交流力度。 进一步完善干部交流制度。加大在同一职位任职5年以上干部的调整交流力度,让干部在不同岗位经风雨、见世面,增阅历、提能力。 三是注重年轻干部的培养。 这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是决定党和国家命运的重大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培养选拔年轻干部,事关党的事业薪火相传,事关国家长治久安。加强和改进年轻干部工作,要下大气力抓好培养工作。对那些看得准、有潜力、有发展前途的年轻干部,要敢于给他们压担子,有计划安排他们去经受锻炼”。毛泽东同志曾讲过:“有计划地培养大批的新干部,就是我们的战斗任务。”历史证明,只有不断推动干部队伍新老交替,才能为党的事业发展不断注入活力。使用年轻干部,就是立足眼下、面向未来。实践表明,什么时候不重视年轻干部培养,干部队伍就会青黄不接,发展就受影响;什么时候重视年轻干部培养,队伍活力后劲就很足,发展成效就很大。因此,培养选拔年轻干部不仅是一项具体工作,还是一项发展战略,关系大局、影响长远。

四要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建立科学有效的选人用人机制。 选什么人就是风向标,就有什么样的干部作风,乃至就有什么样的党风。把握坚持党管干部的核心,就是保证党的领导,解决“为谁选人”的问题;把握坚持五湖四海、任人唯贤的实质,就是落实立党为公的执政理念,解决“用什么理念选人”的问题;把握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根本,就是保证干部政治坚定、作风优良,解决“选什么样的人”的问题;把握坚持注重实绩、群众公认的关键,就是靠实践检验干部,解决“依据什么选人”的问题。如何做到这“四个坚持”,把好于部选准用好?要通过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构建科学有效、切实可行的选人用人机制,着力提高选人用人的科学化水平。十八届三中全会对进一步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提出了要求,校党委也把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列入议事日程。 一是着力解决“唯票”的问题。 改进日常考核制度,完善通过民主生活会、谈心谈话、实地调研中了解干部的办法。进一步规范干部推荐提名程序,继续完善干部推荐考察评价机制,加强综合分析研判,把日常考核、年度考核、任前考察等情况结合起来,把干部的推荐得票情况、组织平时掌握的情况、干部的一贯表现结合起来综合分析,多渠道多层次多侧面地考察评价干部。 二要着力解决“唯分”的问题。 改进竞争性选拔干部措施,科学设置资格条件和考试方法,加强干部德和实绩考察,注重履行过程分析,全面衡量考绩与实绩、口才与口碑、临场表现与一贯表现,引导干部在实干、实绩上竞争。 三要着力解决“唯年龄”的问题。 注意分析不同年龄段干部特点,采取措施加强分类管理,充分调动各个年龄段干部的积极性。前面提到了要注重年轻干部的培养,同时我们要防止走极端,要防止干部年龄层层递减,对其他年龄层的干部也要关心培养,使各年龄阶段干部有干头、有奔头。在配备领导班子时应注意适当保留一批经验丰富、群众公认的干部。

五要严格干部管理监督,促进作风转变。 从严管理监督干部是对干部最大的爱护。着力加强遵守纪律特别是政治纪律、执行民主集中制、改进工作作风、履行岗位职责、解决自身问题等方面的监督,加强上级党组织对下级一把手的监督,强化领导班子成员之间的相互监督。一些地方和部门在干部管理上失之于宽、失之于软,致使一些干部身上的小毛病演变成大问题、小事酿成了大事。从严管理监督干部,关键是要敢于较真、靠前监督。 一方面要坚持从严管理干部。 校纪委、党务政务督导室和相关部门要成立专门的督察小组,要以敢较真、敢碰硬、敢负责的态度,对干部中存在的在编不在岗、在岗不在位、出工不出力,作风漂浮、工作不深入、责任性不强,宗旨意识谈薄、对群众不负责任、吃拿卡要,不遵守正常的出勤纪律等突出问题进行专项整治,下决心解决失之于宽、失之于软的问题。要认真贯彻落好干部管理相关规定,把从严管理贯彻到干部队伍建设全过程,坚持严早、严小、严预防,对干部身上出现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早提醒、早纠正,防止小毛病拖成大问题。要将教育实践活动中探索的行之有效的做法固化为长效机制,努力做到用制度管人,用制度管事,用制度管权。要综合运用多种方式,多角度、全方位了解干部作风表现,大力选拔使用那些敢于和“四风”作斗争、对群众感情真实、深得群众拥护的干部,对上对下都实实在在、不玩虚招、清正廉洁的干部,以好的作风选作风好的人。 另一方面要加强干部监督工作。 完善强化预防、及时发现、严肃纠正的干部监督工作机制,发挥好谈心谈话、诫勉函询、警示教育等有效措施,突出对关键岗位、重点对象、重点领域干部的重点监督,加大对违纪违法干部的查处力度,保持整治不正之风的高压态势。

(五)牢牢把住深入推进反腐倡廉建设这个“落脚点”,大力夯实廉政基础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从关系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高度,强调腐败问题是党面临的最要命的一个危险,“打铁还需自身硬”、“物必先腐,而后虫生”等警示,振聋发聩。我们要深刻认识反腐败斗争关系党和国家生死存亡,深刻认识严明纪律关系党的凝聚力和执政能力,深刻认识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关系党的执政根基,深刻认识“老虎”和“苍蝇”一起打关系惩治腐败工作大局,坚持经常抓、长期抓,坚决铲除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土壤。

一是要严明政治纪律,以铁的决心执行铁的纪律。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是靠革命理想和铁的纪律组织起来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纪律严明是党的光荣传统和独特优势。党面临的形势越复杂、肩负的任务越艰巨,就越要加强纪律建设,越要维护党的团结统一,确保全党统一意志、统一行动、步调一致前进。严明党的纪律,首要的就是严明政治纪律。坚持党的领导,是我们国家统一富强最大的依靠;同中央保持一致,维护中央权威,是我们党最大的规矩。广大党员干部要更加坚定理想信念,时刻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决贯彻中央、省委各项决策部署,更加自觉地遵守党的政治纪律,形成敬畏纪律、严守规矩、服从组织、听从安排的良好风气,心无旁骛地为实现科学发展、推进“二次创业”而奋斗。

二是要净化政治生态,营造廉洁从政的良好环境。 当前,要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持之以恒地改作风、正作风,把“四风”方面的突出问题一项一项地解决好。在密切联系群众上下功夫,积极回应群众期盼,只要群众需要的事就用心去办,以“钉钉子”的精神真正干在实处,见到实效,让群众满意。坚持和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反对和克服特权思想、特权现象,把有限的财力用到学校发展和改善民生上。

三是要依纪依法严惩腐败,把反腐倡廉建设引向深入。 为政清廉才能取信于民,秉公用权才能赢得人心。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引向深入,就是既要让人民群众看到我们党在反腐败问题上态度坚决,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在党纪国法前没有例外,对腐败分子决不姑息,决不手软,要坚持强化源头治理,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形成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不易腐的保障机制。善于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反对腐败,依靠制度的力量实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回应人民群众的共同期待,让党凝聚起更加强大的力量,中国梦实现的脚步必定更加稳健、坚实有力。

四是加强廉政文化建设,不断提高拒腐防变能力。 廉政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习总书记强调,“研究我国反腐倡廉历史,了解我国古代廉政文化,考察我国历史上反腐倡廉的成败得失,可以给人以深刻启迪,有利于我们运用历史智慧推进反腐倡廉建设”。然而,有一部分人却认为,廉政文化建设是“做虚功”、“唱高调”、“敲边鼓”,似乎在反腐倡廉建设中发挥不了多大作用,在实际工作中也是可有可无。很显然,这种观点是错误的。我的理解是,在反腐倡廉建设中,加强制度建设、权力制约和干部监督,这些“他律”因素是必不可少的,但 “自律”因素同样必不可少。“自律”是一种内在因素,其重要之处在于能使廉洁成为一种自觉行为,自觉秉公用权、抵制腐败。而一个领导干部要有这样的思想境界和行为习惯,就必须通过廉政文化建设对其实施教育和影响,促其加强修养,不断提高政治素质和道德水准。廉政文化建设的另一个重要作用,就是对年轻人、年轻干部的潜移默化作用非常明显。通过廉政文化进家庭、进学校、进课堂,使年轻一代从小就接受廉洁和诚信教育,抵制消极腐朽思想的侵蚀。反腐倡廉建设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离不开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和广泛参与。推进廉政文化建设,弘扬清风正气,就能使人民群众看到我们党反对腐败、发展廉洁政治的坚定决心,就能拥护我们党采取的反腐倡廉的各项措施,就能积极勇敢地参与到反腐倡廉建设中来。对于我们的反腐倡廉工作来说,这是一个不可低估的强大推动力量。

三、取得“五大成效”,确保学习贯彻习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重要讲话精神落到实处

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是一项长期的重要政治任务,要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真抓真改”, 重在掌握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贵在把自己摆进去、与职能职责和正在做的事情相结合,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讲话精神上来,更好地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进工作。

一要抓好学习贯彻,理清工作思路,在党建引领发展上取得新成效。 学习好、传达好、贯彻好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特别是关于党的建设重要精神,是学校当前党建工作的首要任务。回去后,各基层党组织要尽快统筹安排学习,深刻领会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的精神实质,进一步提高认识、统一思想,按照党委 “学科突破、管理创新、发展提速、实干兴校”16字目标要求,进一步理清各学院、各部门的工作理念、发展思路、发展目标、发展战略,突出内涵发展、拓展协同创新、推进现代治理、切实提高质量,以党建引领学校二次创业。 要以党建促进学科建设的突破。 创新发展方式,全力打造一至两个优势学科群,加快科研管理体制机制改革,着力加强顶层设计和整体协同,促进学科交叉会聚和科研内涵发展,推动学科重点突破。 要以党建促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 人才培养是高校的核心任务,学校要进一步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在研究重大事项、出台重要政策时要向教学一线倾斜,体现政策导向性,根据教学需求,大力培养和引进学术带头人,加强中青年骨干教师队伍建设,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劳动、尊重创造的良好氛围;积极探索和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个性化成长。 要以党建促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的提升。 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是教育工作的根本宗旨。我们要不断增强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意识,根据办学特色和学科优势,科学制定服务战略,合理配置教学科研资源,加大联合科研院所和企业开展科技攻关的力度,推进“产学研用”结合,在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增强实力、促进发展。要以党建促科学管理水平的提升。我们要在学校教学科研管理、人事管理、财务管理、学生管理、后勤管理等方面认真总结,积极探索,强化日常管理,坚持依法治校。

二要抓好成果转化,坚持问题导向,在提高干部办学治校能力上取得新成效。 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关键是坚持问题导向,按照“两手抓、两促进”和“多办实事、办好实事”的要求,真抓实干,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坚持改革创新,提升干部办学治校能力,进一步解决好学校发展中的瓶颈问题,努力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推动发展的实际成果。对于一些当前和今后发展的重大问题,广大干部要在学习中认真思考、找到办法、推动解决,以此检验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的成果。各级基层党组织要加强对学习贯彻工作的领导,对各类人员的学习要制定计划、提出要求、精心组织、处理好工学矛盾,切实做到通学精学真学;要在学习宣传贯彻中,切实负起抓班子、抓队伍的职责,把干部职工思想统一起来、力量凝聚起来、智慧挖掘出来。要在首批4个学院试点的基础上深入推进校院二级管理模式改革;在学科建设方面,要努力打造学科优势群。坚定改革信心、明确改革思路、提出改革措施,本着是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哪个问题突破就首先解决哪个问题的原则,抓好本单位、本条线、本部门的改革创新工作,既要胆子大、又要步子稳地予以推进。

三要抓好分类指导,坚持上下联动,在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上取得新成效。 习总书记强调要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来指导党的基层组织建设,这为我们加强基层党建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 要创新基层党组织服务师生的工作方式。 育人以学生为本,办学以教师为本。各基层党委、党总支要加强组织领导,指导基层党支部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尊重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和行为特点,有针对性地加强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要关心教师、关爱学生,重视解决师生员工关心、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在加强毕业生就业指导、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搞好后勤保障等方面,多做雪中送炭、温暖人心的实事,以优质的服务、科学的管理、细致的工作,在为学校的改革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其次,要增强基层干部服务师生的能力。 要加强基层党组织考核评价体系建设。 建设基层服务型党组织的根本目的是让人民群众得到实惠。最终效果如何,人民群众的眼睛最亮、判断最准确、最有发言权。我们要以群众满意作为“度量衡”, 科学设置考评指标,探索建立“为谁服务、由谁考核”的评价机制,以考核倒逼基层党组织主动、务实服务群众,防止搞花架子、下表面功夫,把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在群众的需求上,落实在群众的心坎里,让群众来参与评价。

四要抓好制度建设,加强规范管理,在提升党建科学化水平上取得新成效。 只有抓好制度建设,才能使好的经验和做法成为可持久坚持并在完善中不断发生效用的制度机制,从而真正提高党建科学化水平。 首先,必须要突出制度建设重点。 多年来我们党内制定并实施了许多行之有效的制度,其中党章具有党内根本大法地位作用,是“钢制度”、“硬约束”。十八大对党章作了30处修改,主要集中在对科学发展观作出新的定位和阐述等六个方面,去年,很多基层党组织已经对新党章进行了学习,会后,全校各级党组织要进一步引导广大党员、干部自觉学习党章、遵守党章、贯彻党章、维护党章,“真正把党章作为加强党性修养的根本标准,作为指导党的工作、党内活动、党的建设的根本依据,把党章各项规定落实到行动上、落实到各项事业中”。 其次,必须要完善制度建设体系。 完善的制度体系是党建工作规范化的有力保障,也是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关键。因此,我们应该坚持构建一整套内容协调、程序严密、配套完整、有效管用的制度体系,实现整体推进。完善四大类制度:一是党建工作目标责任制,每年与各级党组织逐级分类签订党建工作目标责任书;二是基层党组织规范化活动制度,明确党组织各项活动的具体要求;三是基层党组织书记和党员述职评议制度,通过党员评议、群众评议进一步激发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四是党内激励保障制度,设立基层党建专项资金,对党内先进典型予以奖励。其三,必须要狠抓制度落实。就党的制度建设而言,制定制度是基础,执行制度是关键。从实践来看,党的制度建设面临的突出问题,并不是制度的匮乏,而是制度得不到有效执行。“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因此,不仅要扎实做好建章立制的工作、不断完善党建工作的制度体系,而且要下大力抓好相关制度的贯彻落实,切实增强制度的权威性和约束力。全校各级党组织要切实发挥示范带动作用,把提高制度的执行力作为时刻放在肩头的重要职责,狠抓制度的落实,切实提高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

五要抓好安全稳定,创新工作方式,在建设和谐平安校园上取得新成效。 全校各级领导班子特别是党政主要领导要把维护学校稳定作为硬任务,切实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巩固我校和谐稳定的局面。各基层党组织要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加强党建、维护稳定的规律和方法。 一方面,要创新维护稳定的工作方式。 近年来,我校制定实施了《机关处级干部联系班级制度》,对机关各部门全面掌握我校教育改革发展的第一手资料、自觉维护学校安全稳定收到了良好效果。领导班子成员特别是校领导班子成员要深入到课堂、宿舍、餐厅中去,排查、解决矛盾纠纷,重点就是要帮助学校破解难题、维护稳定,进一步夯实维稳责任,完善维稳工作的有效机制。 另一方面,要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方式。 各基层党组织要认真总结好的经验、好的做法,继续做好发展党员尤其是发展大学生党员工作,增强党组织的号召力、吸引力、凝聚力,充分发挥学工队伍和学生党员在传播核心价值、坚定理想信念,开展健康有益活动等方面的骨干引领作用,促进学校的稳定安全。

责任编辑:李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