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群众一江清水 江西宜春:河流全流域综合整治新探索

01.04.2015  11:08

    3月20日上午,站在上高县锦江镇凌江村村口的桥上,看着桥下清澈的河水和不时跳出水面的鱼儿,村民漆新华由衷地感叹:“水清鱼欢的锦江终于回来了!

  与漆新华同样感叹的还有家住宜丰县石市镇光华水库附近的易新年老人。易新年说:“以前承包水库养鱼的人常向水库投饲料,水很黑,很难闻,路过水库时都要捂着鼻子。现在养鱼都是人放天养,水库水清了,我们老百姓也高兴了。

  今年3月,锦江流域17个监测断面水质达标率较去年8月上升了23.53%,达94.12%,水环境质量明显改善。

  水环境的改善,缘自宜春市对锦江干流、支流流经区域的工业、农业、城乡生活、河道采砂等方面的污染进行的全流域综合治理。分管环保工作的副省长郑为文指出,宜春市对河流全流域综合整治是一种新探索,这种做法值得在全省推广。

  发源于宜春市袁州区慈化镇柘塘村的锦江,是赣江的支流,流经万载、宜丰、上高、高安,是沿线45万城市居民和70多万农村群众的主要饮用水源,也是宜春人民的母亲河。近年来,随着工业、养殖业污染以及城乡生活污染日益凸显,锦江的水环境保护形势一度不容乐观,锦江流域人民的生产生活深受影响。

  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从去年7月起,宜春市组织市环保、水利、新村办、农业、城管、发改委、纪检监察等部门,以及袁州区、万载县、上高县、宜丰县、高安市,全面开展锦江流域环境综合整治,为锦江洗尘去垢。

  ——成立以宜春市市长为总召集人,副市长为召集人,市环保、水利、农业、新村办及锦江流经所在地的县(市、区)政府负责同志为成员的锦江流域环境保护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形成合力;

  ——建立信息公开制度,将流域17个断面监测结果通过宜春环保网向社会公开;

  ——建立约谈制度,对违法排污的工业企业负责人及监测断面水质不达标的当地政府负责人进行约谈;对断面监测结果总计次数30%以上未达到规定水质标准,或发生一次以上较大、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的县(市、区)实行“区域限批”、“一票否决”,并启动责任倒查追究机制;

  ——建立有奖举报制度,打击企业违法排污行为。

  一项项制度的建立,稳步推进了锦江流域的综合整治。

  工业废水是污染锦江的罪魁祸首。日前,在上高县瑞雅精细化工有限公司,记者看到,铺在地面上的一根根标有“污水”字样的水管,一头连着生产车间的排水管道,一头通向公司的污水处理池。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这是宜春市环保局为防止企业偷排废水采取的一项严管措施。

  “以后,宜春市工业企业的污水管道都要铺在地面上,便于我们监管。”宜春市环保局副局长龙金军说。

  在锦江流域环境综合整治中,宜春市坚持执法不手软,重点整治未批先建且选址不当、不符合产业政策、不符合行业准入条件、污染严重的违法排污企业。为加强水质监控,宜春市环保局将流域监测断面由10个增至17个,监测频率由两月1次提高至每月1次。同时,采取“不定时间、不听汇报、直奔现场、直接曝光”的方式,对锦江流域涉水工业企业进行突击检查,并将检查出的问题和处罚情况对外公布,有力震慑了违法排污企业。龙金军告诉记者,上高、宜丰、万载、高安等县(市)政府,采取取缔关停、提升改造的措施对污染企业进行整治。目前,这4个县(市)75家纳入专项整治范围的企业,已整改到位73家。

  在锦江流域环境综合整治中,宜春市还加大对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的力度,不仅在原先划定的畜禽禁养区的基础上,扩大锦江干流及其主要支流禁养区范围,还依托村级动物防疫员和兽医开展日常巡查,对重点排污养殖场进行巡查巡访,每周上报巡查结果,每月对整治情况进行排名通报。

  针对沿河居民倾倒生活垃圾影响锦江水质,流域各地全力开展生活垃圾专项治理工作。上高、宜丰、万载、高安安排专项资金,新建乡镇垃圾压缩站10座,新建乡镇垃圾焚烧炉75座,采购垃圾清运车辆246辆,清除陈年垃圾8.9万吨,锦江流域农村环境卫生明显改善。

  无序的河道采砂对锦江的水质和生态平衡是一种巨大破坏。为严防乱采偷采行为,宜春市按照采砂点、采砂量、采砂船只减不增的原则进行整治。截至目前,锦江流域已关停取缔非法河道采砂企业13家,非法洗砂、磨砂点5处,停产整顿违规采砂场4家,封船停业处理6家,立案处理4家。

  锦江流域各县(市)加快城镇污水处理厂管网建设,对现有污水处理厂进行提标改造,防止城镇生活污水溢流至锦江。

  今年3月5日,宜春市政府与流域内5个县(市、区)政府签订了目标责任书,要求到2015年底,辖区内锦江水质逐步改善,全年监测断面水质综合达标率达90%以上。(记者 张玉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