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升级看南昌]加快实施截污工程还水于民 南昌“水都梦”渐行渐近

08.01.2015  23:11

  江西网络广播电视台1月8日南昌讯(记者 陶望平)襟赣江枕抚河,分布众多湖泊、河流,南昌城因水而发,缘水而兴。赣江穿城,湖光滟潋,市城区水面面积27.3%,坐拥丰富的水资源,有些市民似乎并未感觉到有多少优越感,反倒多了积分忧虑。玉带河成了“龙须沟”,梅湖水因污染而变色,幸福渠水常年散发臭味……南昌的水环境一度很“受伤”。

  为了保护“一城清水”,南昌围绕水安全、水生态、水景观、水文化、水经济“五位一体”的思路,大思路、大手笔、大规模地推进实施“鄱湖明珠·中国水都”建设。随着象湖抚河清淤截污工程、赣江景观风光带工程等一大批治水工程基本完工并投入使用,南昌的“水都梦”正在逐渐变为现实。

   加快实施截污工程 还水于民还景于民

  梅湖水系属南昌四大水体系之一,位于象湖、抚河水系的上游,作为连接象湖、抚河及西总干渠的重要通道,水系水质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下游的象湖、抚河。

  “根据2013年市环保局水质监测年报数据显示,梅湖水系水质跌至劣V类,已经相当糟糕了。”南昌水利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工程部部长熊斌告诉记者,为净化梅湖水系,南昌市全面启动全长7.6公里的梅湖水系截污工程。经过半年多的建设,目前梅湖水系截污工程已完成投资1亿多元,截污箱涵完成近千米,预计2015年年底全面完工。


梅湖水系正在加快实施截污工程,图为在建的截污箱涵(记者陶望平 摄)

  近日,记者在梅湖水系截污工程施工现场看到,施工人员正在对截污箱涵进行防渗漏测试。“原有污水处理管网管径较小,不能满足需要,下雨天经常会发生污水溢流。”梅湖水系截污工程项目部总工程师贺志刚说,现在在建的截污箱涵都是按4米×2.5米的尺寸建设,里面的空间可容纳一辆小车通行,足够截留沿线雨污水。到了下游还有更大的截污箱涵,因为沿线搜集的范围会越来越大。

  同时,南昌市还加快了象湖、抚河截污工程的进度。南昌市象湖、抚河截污工程南起昌南大道,北至滕王阁西侧的新洲闸及新洲电排站,主要为截污箱涵施工,全长约14.6公里,主要沿象湖、抚河东西两岸岸线及现状挡土墙布设。

  “无论是梅湖截污工程,还是象湖抚河截污工程,最主要的功能就是保证水质安全。”熊斌表示,在此基础上,南昌市还将按照‘五位一体’的思路对其进行提升,比如将箱涵的顶面建设为供百姓休闲的游步道和自行车道,在周边打造绿化景观带,从而真正实现还水于民、还路于民、还景于民。

   营造“四位一体”滨水风光带

  赣东大堤风光带景观工程是南昌市打造“一江两岸、双核拥江”的核心景观工程之一,它北起滕王阁南侧新洲闸,南至生米大桥桥头立交,全长约8公里,面积135万平方米,由岸线整治与景观绿化两个部分组成,总投资约9.5亿元,其中岸线整治约2.06亿元,景观绿化约7.45亿元。


赣东大堤风光带生米大桥至朝阳大桥段已建成


赣东大堤风光带将成南昌市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经过两年的建设,赣东大堤风光带生米大桥至朝阳大桥段魅力显现:数公里长的自行车道、数万平方米的绿色草坪、摇曳的芦苇、错落的景观石、独具特色的沙滩球场,使赣江东岸在冬日也迸发出勃勃生机。

  “这里原本是赣江的河滩地,分布着一些沙场。工程启动后,沙场纷纷关闭,我们就利用现有的滩地,因地制宜,打造滨水景观带。”赣江东岸风光带景观工程总工程师游利君告诉记者,目前这里自行车道、台地花园、野趣栈道一应俱全,工程还利用大堤与赣江江面高达10米的落差,设计了五级观景平台,为市民打造出别具一格的亲水空间。

  赣东大堤风光带景观工程全部实施后,将成为展示赣江独特文化内涵,形成旅游、休闲品质的亮点景区,可实现赣江岸线资源的有序利用和开发,滨水景观及生态环境得到改善,保障堤防稳定安全,形成水体—堤防—滨江路一一建筑(环境)四位一体的滨水地区景观环境。

   多方筹措资金推进水都建设

  “鄱湖明珠·中国水都”建设是一个长期的动态工程,建设项目多、时间紧、任务重、投资大,据规划测算,整个“鄱湖明珠?中国水都”建设预计静态投资370亿元左右,资金筹措难度大。如何化解资金瓶颈?

  “在资金这块我们采用的是‘两手发力、多方筹措’的方式。”南昌市水务局副调研员罗建华介绍称,在向上争取资金和发挥市本级财政投资杠杆作用的同时,南昌市还创新方法途径,遵循市场规律,多方筹集资金百亿元,如九龙湖水系整治工程由省市水投联合组建项目公司筹措资金,幸福渠水系整治由南昌市政控股、市水投、青山湖区城投公司联合组建项目公司筹措资金,赣东大堤景观风光带、大象湖清淤截污工程采取BT融资的方式筹措资金。

  自2012起,水都建设先后实施了十四项重大工程,已完成投资额三四十亿元,水都建设推进顺利。其中九龙湖防洪大堤工程、乌沙河综合整治工程、象湖、抚河清淤截污工程、赣江市民公园三期、赣东大堤风光带景观工程、玉带河清淤截污工程、西桃花河(水厂路以北)整治工程、南昌市老城区排水管网改造工程、毛江口水系改道工程、南昌市城市污泥集中处理处置等10项工程基本完工;幸福水系综合整治工程、白水湖综合整治工程、富大有堤延伸工程等3项工程已经开工,进展顺利,只有扬子洲路堤结合工程正在进行前期的准备工作。

  水都建设实施三年来,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象湖、抚河截污工程是水都建设的开篇之作,截污工程投入使用后将改善水质水环境,给市民提供适于休闲娱乐的水体,提升象湖、抚河沿线的景观效果,同时还可作为城市的应急备用水源的通道。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围绕‘五位一体’思路,通过5至10年的努力,联通赣江、抚河、玉带河、乌沙河和瑶湖、艾溪湖、青山湖等10座湖泊,构建中心城区‘一江通三河,九龙串十珠’的空间水系格局,营造‘河净水清家园美、河湖相连润豫章’的美景。”罗建华表示,南昌的水都梦令人震撼,我们有理由相信通过我们不懈的努力,一座秉承自然资源禀赋、水安全保障、水生态良好、水景观优美、水文化发展、水经济发达的南昌城市新形象,在不久的未来将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