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山的“蝴蝶效应”—探究袁州丰顶山“生态+”的实践模式

26.04.2015  14:41

  江西日报记者 黎 军 邹海斌

  仲春,染绿的时节。

  4月3日临近中午,记者攀行在通向海拔990多米的宜春市袁州区洪塘镇丰顶山山顶的丛林中,前方隐约传来“一二一、一二一”的号子声。寻声而至,只见6名村民正抬着一节200多公斤重的测风塔向山顶缓慢前移。

  “现在丰顶山的变化真是太大了。”洪塘镇庄溪村原党支部书记韩保生等人放下铁塔稍作歇息,与记者闲聊起来。“丰顶山自从造林以来,山不仅绿了,在外打工的中青年人也回来做事了,更没想到的是央企也来这里投资了,这是丰顶山人的福气啊。”

  福气是啥,从何而来?

  探访丰顶山,得到的答案是:这都源自山的承包者——丰顶山籍民营企业家舒惠东7年前开启的那个生态梦……

  生态+造林:林不只封,立“规”则密

  2008年,在外创业有成的舒惠东回到家乡,却见少时记忆里的绿色丰顶山变得满目疮痍,树木遭伐,开矿毁林,水土流失严重。更揪心的是,山里青壮劳力基本外出,留下的多为空巢老人、留守儿童。

  12岁因贫穷而离乡谋生的舒惠东,触景生情。“得为家乡做点事情,至少让家像个家。”此时,正逢丰顶山东庵林场改制。舒惠东决定依山立业,投入4000万元承包了1万多亩的荒山,创办了丰顶山农林生态科技有限公司。随后,又流转农户2万多亩山林,踏上了绿色扶贫之路。

  这个梦的起初路径是:植树造林——恢复生态——发展山上经济——带动村民脱贫。

  造林成为逐梦的第一步。

  7年来,植树、低改成了舒惠东在山上最主要的事务。据袁州区林业局副局长李德兵介绍,舒惠东先后在丰顶山造林1万余亩,毛竹低改8000亩,是全区常规造林面积最大者,为生态文明建设做出了榜样。去年,舒惠东荣膺全国第五届“光彩事业国土绿化贡献奖”。

赣州首开粤港澳大湾区蔬菜直通车
  (记者钟金平 实习生邓竹青)7月1日9时30分,上饶之窗
江西今年建设设施蔬菜35万亩
  宁都讯(记者梁健、钟金平 实习生邓竹青)7月1上饶之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