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广大职工争当创业创新主力军

29.09.2015  10:25

十二五”规划实施以来,在党的十八大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指引下,我省上下沿着“发展升级、小康提速、绿色崛起、实干兴赣”康庄大道砥砺奋进,江西发展已呈“量质齐升、进位赶超”的铿锵之势。

在全总和省委的正确领导下,在省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江西各级工会紧紧围绕全省改革发展大局,广泛开展“中国梦·劳动美”主题教育实践活动,调动、激发、团结全省广大职工积极投身经济建设主战场,为实现中国梦凝聚起劳动创造的磅礴力量。

中国梦·劳动美。梦在心中,干在当下。

广大职工凭高涨的热情,聪明的才智,奏响了劳动光荣、创造伟大的时代强音,创新成果不断涌现,经济效益显著提高。

江西贝尔有限公司维修组长卢世兵创造的“卢世兵改装底部倒角操作法”每年可以节约工时5760小时,维修工时576小时,共节约成本约11万元。

江西昌盛机床有限公司技术员王刚首创的“伞杆一次成型操作法”,已上报国家专利,不仅提高了产品质量,每年还可为企业节约资金20万元。

国网上饶供电分公司余接永和他的团队发明的防蛇金具,设计新颖、独具创新、简单实用;发明的多功能巡线铲荣获国家电网公司“职工技术创新优秀成果二等奖”。截至目前,余接永和他的团队共研发创新成果156项,其中获得国家专利项目23项,为公司创造效益200余万元。

据不完全统计,4年来全省职工提出合理化建议约64万条,提出技术革新10.6万项,发明创造4.1万项,推广先进操作法2.78万项,获得专利7000项,涌现出一大批行业领先、填补空白的创新成果。

一件件沉甸甸、亮晶晶的创新成果,无不凝结着广大职工辛勤的汗水和创新的智慧,充分体现了全省职工“五年决战同步全面小康”的强大力量。 

十二五”期间,全省各地涌现了“争当创新型职工”和“创新人人可行”的良好氛围。

进一步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积极主动团结、引领、激发职工创新活力,从而为江西发展升级、进位赶超“当好主力军、建功‘十二五’”,“劳模创新工作室”功不可没。

2013年10月,江西省总工会全面启动“江西省劳模创新工作室”创建活动,制定下发《江西省劳模创新工作室管理办法》、《关于开展2013年江西省劳模创新工作室创建活动的通知》等规范性文件,指导全省创建活动全面铺开。

江西省劳模创新工作室”涉及制造、电力、通信、陶瓷、教育、农业等多个行业,这些创新工作室以劳模、先进职工为带头人,以技术创新、管理创新、服务创新为主要内容,通过搭建劳模领衔,职工参与的创新平台开展技术创新活动。

经过三年多的扎实推进,我省劳模创新工作室的创新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劳模创新工作室正成为职工成长的“大课堂”、技术创新的“孵化器”、成果转化的“中转站”。

江铃底盘有限公司卜臣民劳模创新工作室,对改装调整工作提出“三必改原则”,仅在2011年就完成技术改造创新7项,创造直接经济效益103万元。

资溪县徐全龙创新工作室定期开展“自助餐式”、“导师带徒”等形式的技术传授交流培训,累计为职工培训授课1500余课时,导师带徒弟190余人,有效提高了员工技能水平,打响了“资溪面包”这一品牌。

据不完全统计,全省现有正式命名劳模创新工作室268家,其中全总命名的示范型劳模创新工作室3家,省总命名的劳模创新工作室35家。

天道酬勤。广大职工凭自己高涨的热情,聪明的才智,奏响了劳动光荣、创造伟大的时代强音,创新成果不断涌现,经济效益显著提高,工会组织品牌也日益突显。     

在这个催人奋进的伟大时代,历史赋予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伟大而艰巨的使命。全省广大职工不愧为发展升级的主力军,不愧为小康提速的主力军,不愧为绿色崛起的主力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