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燕:落实休假权并让假期更灵活

06.08.2015  02:50

  近期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推动各地落实带薪休假制度”。记者注意到,今年以来,中国官方至少已五次公开强调落实带薪休假,一些地方也出台了相关细则,带薪休假的落实力度正不断加大。根据官方释放的政策信号,未来将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和单位,可根据实际情况,在夏季灵活安排工作时间,使职工周五下午与周末时间相结合,实现小短假。(8月4日新华网)

  中央层面要求落实带薪休假不是新鲜事。2013年,国务院办公厅就曾印发《国民旅游休闲纲要(2013—2020年)》,并提出,到2020年,职工带薪年休假制度基本得到落实,城乡居民旅游休闲消费水平大幅增长。接着去年8月,国务院公布《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鼓励职工结合个人需要和工作实际分段灵活安排带薪年休假,要求2015年6月底前出台具体措施。

  不难理解,在经济经济放缓的大背景下,要求落实带薪休假,让周五下午与周末时间相结合,探索小短假,有利于提振旅游休闲消费,进而促进经济增长。虽然不少网友感叹,以上两份文件及近来中央一再要求落实带薪休假,初衷都是为促进旅游业发展,但如果因此可以真的落实带薪休假制度,至少也是好事。同时,有必要强调的是,休息权是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权利,这是劳动者应当平等享有的。

  当然,不管出于什么目的要求落实带薪休假,都不是说说就行的。提出带薪休假已经足足20年,1995年,带薪休假制度就被写入中国《劳动法》。但目前为止,国务院并没有颁布带薪休假实施条例,带薪休假并非法律强制性规定,以至于落实得不够好。不仅如此,在一些人看来,带薪休假会对中国经济的竞争力、企业的用工成本造成一定影响。

  其实,这个说法没有多少道理,分类来看:首先,大部分机关事业单位、国企本身就落实了带薪休假的。从实践来看,这部分单位或企业落实了带薪休假,非但没有影响中国经济的竞争力,反倒提振了中国的消费;而真正没有落实带薪休假的是私营和外资制造业、建筑业、私营服务类企业。再具体一点来说,私营和外资制造业、建筑业,收入主要靠计件,该领域的大部分从业者主动希望加班。对于他们来说,即便企业落实带薪休假制度,不少员工也不愿意休——可见,带薪休假会对中国经济的竞争力、企业的用工成本造成一定影响,完全是臆想出来的无稽之谈。

  当然,无论怎么样,我们还是应该在这类型企业落实带薪休假制度,至于休不休,我们尊重员工自己的选择。其实私营和外资制造业、建筑业,员工流动性很大,你不强制落实带薪休假制度,员工自己因为种种原因也会因为订单少、工程结束而离开或休息。事实表明,这没有影响到中国经济的竞争力。恰恰相反,我们看到,这部分职工休假期间,譬如春节最为明显,他们的消费能力很强,大大促进了经济增长。

  相对来说,落实带薪休假最大的难点在于私营服务类企业。这部分企业不少不情愿落实带薪休假的原因非常简单,老板不愿意职工放假还给工资。不否认,中国私营企业负担本身很重,不落实带薪休假也可以理解。但是,这确确实实侵犯了员工的休假权。因此,相关部门要在这类企业推行好带薪休假的同时,应努力给私企减负,让企业老板们自愿给员工带薪休假的动力更强。

  另外,落实带薪休假及其他假期的同时,我们应最大程度让假期更灵活。我们的整体假期、法定节假日相对发达国家来说,确实偏少。因为假期相对少,日期又过于固定,导致一放假到处都是人。如果在总的法定假期不变的情况下,给予各地、单位及企业、个人休假上的自由,将更有利于提振日常消费,并提高社会福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