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高招:111所重点大学对高考加分态度如何

23.06.2015  11:42

  截至6月22日,共111所“211”高校公布了2015年本科生招生章程。在对待高考加分的态度上,这些高校呈现出3类态度。

  据统计,共30所高校完全承认各地高考加分政策,既认可加分后形成的投档成绩,也以此分数作为安排专业的依据;57所高校至少在投档阶段承认高考加分,其中,29所高校在专业分配时依据的是实考分,28所高校在专业录取方面未作表态。

  另一些大学的态度则暧昧一些。5所高校仅抽象地表示认可各类加分政策,但在投档和专业录取方面无更多详尽表述,19所高校招生章程中没有出现任何与加分有关的规定。

   27%的重点大学完全承认高考加分

  统计显示,30所高校在投档、专业录取阶段均承认高考加分,但增加的分值一般不得超过20分。

  例如,上海外国语大学2015年招生章程第12条写道:“学校按各省级招办提供的投档成绩(含省级招办确认的全国性高考加分项目)提档。”第14条写道:“学校在专业录取时认可已计入考生投档成绩的政策性加分。

  中央财经大学今年招生章程第12条写道:“学校在提档及专业录取时均承认教育部和各省(区、市)教育主管部门规定的各类政策性加分,增加分值不超过20分。

  类似的高校还有北京交通大学、四川大学、东南大学、苏州大学等。

   51%的重点大学至少在投档阶段承认高考加分

  51%的高校明确,至少在投档阶段承认高考加分。至于专业分配阶段是否承认,其中一半的高校明确否认,另一半高校未予明确。

  南开大学招生章程第11条规定:“在确定调档数量和录取分数线时,承认各考区招生主管部门根据教育部相关政策给予的加分,但在安排专业时不考虑加分因素,只按实际高考分数(不含附加分)安排专业。”清华大学、石河子大学、电子科技大学等也有类似规定。

  对于有些学校,加分在专业录取时依然起着一定作用。浙江大学招生章程第13条显示:“根据教育部文件精神,对享受加分政策的考生,按各考生所在省(区、市)教育主管部门的规定加分投档,但在专业(大类)录取时以实考分为准;高考总分相同时,优先录取加分考生。

  也就是说,在专业录取时虽然以实考分排名,但在实考分相同时,加分项成了录取的第二道参考线。类似的学校还有北京外国语大学、吉林大学、中国传媒大学等。

  另一些学校在专业录取方面没有提及与加分政策有关的规定。比如,西南财经大学招生章程第9条仅提及:“学校按各省级招办提供的投档成绩(含省级招办确认的全国性高考加分项目)提档。

  复旦大学、东华大学、华中农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在专业录取方面就加分细则只字未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