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昊林:膨胀的大学还需练好内功
回顾过去一个学期的学习,杨柯感到“十分失望”。专业课上,老师讲课照本宣科,授课内容乏味,提不起学生的任何兴趣,课下师生也基本没什么交流,等等。近日,她将这些失望写了出来,并用电子邮件的形式发给本报编辑部。(新华网7月13日)
笔者是个文科生,就读于一所985名牌理工大学,对于如何选大学和选专业,有时真是觉得掉进了一种“选中了好大学,却掉进了差专业”的尴尬境地。每每走在校园里,感受到的都是理工科学生的被重视,包括师资力量配备、科研经费投入、对外宣传力度以及毕业生就业等等,文科生无处不在的被忽视。文科生不禁要问:这样被忽视,为啥招录了我们?难道是被坑了?但也不能再次选择,内心的自卑伴随大学四年。
这也反映出当前我国大学铺摊子、求大求全,但内在教学质量却少有提升。他们只知道大肆扩张专业,认为招聘几个老师、配备上院系领导就大功告成了,殊不知专业基础不牢坑坏了不少学生。最终大学毕业后面临失业的境地。那时企业招不到需求的员工,而大量毕业生就业困难必然再次上演。
可以说,当前我国的高等教育“粗放式”培养模式问题重重。翻开我国教育发展史,高等教育扩招并不是近几年的事。据国家统计局统计,自1978年恢复高考以来,我国高等教育除少数年份外招生数额一直呈增长趋势。1999年5月,教育部宣布将大幅度扩大该年度的高等教育招生规模,并且在今后几年将继续扩大。自此我国高等教育进入一个空前爆发时期。但从教育资源投入、师资力量培养、大学学风塑造等方面却跟进没那么及时。一些专业貌似与市场对接,如营销、管理等,但只是做表面功夫,学生学到的只是皮毛,学校很少安排实践实习的机会,造成毕业生水土不服的现象。“粗放式”教学既不符合以人为本、素质教育、因材施教等教育理念,更有悖于高等教育的初衷,这种扩张速度远远超出了高校内涵式发展的速度。
这也不禁让笔者联想到近年来大学“更名”之风,有的大学通过“更名改姓”甚至短时间内就实现三级跳:中高职合并,高职摇身一变成为学院,学院一跃成了大学。而这当中,不少高校新瓶装旧酒,除了名字更换,师资力量、硬件设施、校园环境等,均没有任何改进。这不禁引人深思:难道“学院”改叫“大学”了,真的就能“麻雀”变“凤凰”?如果只是大张旗鼓地改名,而不高度重视学校的内涵发展和质量提升,即便怎么改也无助于提高发展信心和学校美誉度。
大学的迅速膨胀,让身体走在了灵魂的前面,高校的硬件设施可能搭建了起来,但包括师资、专业课程等在内的软功夫尚没有练好。这些问题必须高度重视,让大学回归理性,不再让学子们被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