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子着力建设中国旅游强县

04.04.2014  19:45

盛夏,星子县沿山环湖各大景区景点游客往来不断,让人感受到这个县旅游产业发展的强劲脉动。

旅游是星子的“名片”。经过多年的发展,这个县旅游经济由“”趋“”。然而,星子的决策者经过认真分析后清醒地看到,星子的旅游产业整体上既处在黄金发展期,也处在战略提升期,还存在不少的矛盾和困难,产业转型升级势在必行、任务很重。在新一轮发展中,要锻造县域经济比较优势和核心竞争力,必须瞄准更高目标。

为此,不久前召开的星子县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了今后五年旅游产业的发展思路和奋斗目标:大力实施旅游强县战略,建设中国旅游强县,确保五年内,旅游接待人次突破1000万,旅游直接收入达到8亿元,实现翻番。

坚持政府主导,提升产业推动力。在规划上,星子县按照“策应大鄱湖,对接大庐山”的总要求,突出“山湖旅游集散地、鄱湖旅游中心区”的定位,将高起点重新编制星子环山沿湖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按照《中国旅游强县评定标准》,全面启动中国旅游强县创建工作。按照生态的要求,关闭旅游沿线可视范围内的采矿点,把东牯岭矿区复绿并规划建设成国内知名的高档住宅区。

在宣传上,该县策划高档次旅游宣传片,充分利用电影、电视、网络等现代媒体开展密集促销,大力宣传山水、文化、历史,宣传星子,打响庐山、鄱阳湖、文化星子“三张牌”。积极引导旅游企业抱团促销,统一对外宣传口号,形成营销整体合力。继续举办大型节庆活动,精心筹划高规格的“鄱阳湖论坛”,全面提升知名度和美誉度。

推进山湖联动,提升市场承载力。星子着力打好庐山和鄱阳湖这两张世界级品牌。对接大庐山。环庐山百里休闲旅游走廊的建设,有效整合了秀峰、观音桥、桃花源、庐山温泉等旅游资源,为庐山戴上了一条“钻石项链”,也使星子多了条流金淌银的景观路。在此基础上,星子县进一步明确,加大与庐山的对接与互动,达到资源互补、线路互通、客源互送、利益共享,实现双赢,促进大庐山旅游的快速发展。

鄱阳湖旅游潜力巨大前途无限,该县瞄准全国最大淡水湖的品牌效应,将深度挖掘鄱阳湖的历史文化传说,开发水上古战场寻踪游、神秘水域考察游、冰川砾石探胜游,打造十里湖、火焰山、诸溪、扬澜等景区景点,发展观光游艇等水上旅游项目,使星子成为鄱阳湖生态旅游中心区。

做强温泉产业,提升核心竞争力。温泉旅游是星子旅游产业的突出特色和核心竞争力。借助庐山温泉旅游度假区成为全省首批两个省级旅游度假区之一的先机,该县大力推进旅游标准化建设,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高旅游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进一步提升核心竞争力。

全县统一制定和落实一套涵盖“吃、住、行、游、购、娱”等旅游要素的服务标准。发挥行业协会作用,规范企业竞争行为,最大限度地满足游客的需求。 为确保庐山温泉度假区整体创建国家4A景区一次成功,该县鼓励和支持天沐、龙湾温泉年内创五星级酒店并挂牌,规划五年内达到6家以上五星级酒店。出台优惠政策,确保温泉配套项目有较大的突破和发展。强化温泉管委会职能,加强温泉水的统一管理和合理利用,实现温泉景区科学有序开发、可持续利用。

做大文化旅游,提升游客吸引力。星子是真儒过化之地,人文底蕴深厚,资源众多。当前的重中之重是围绕东林大佛,打造国内外知名的佛教文化旅游区,使星子成为佛教文化寻根和朝圣胜地,建设成为国际性宗教文化交流平台。东林大佛预定于今年12月份开光,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建成后的东林大佛年接待游客至少在百万人以上,将形成巨大的辐射力。

同时,加快开发简寂观,改造升级秀峰、观音桥等传统景区,着力发展山水文化游。以深度开发桃花源和陶渊明故居等项目为重点,开发书院文化、杏林文化、清廉文化、民俗文化,着力发展名人故里游,使星子成为国内外游客亲山与亲水、休闲与探胜的旅游目的地。(记者 张学孝)

供稿:九江新闻网


官方微信

人民微博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