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武宁:景区5A资质被摘牌树品牌美誉

10.10.2015  15:58

  河北省秦皇岛市山海关景区5A级资质被取消。昨天,新京报记者从国家旅游局获悉,今年9月份以来,特别是十一假日期间,对游客投诉较多的5A景区暗访,根据暗访情况,取消1家景区5A级资质,严重警告6家5A级景区,取消4家景区4A级资质。(10月10日新京报)

  众所周知,旅游景区是旅游产业的核心要素,也是旅游业的中心环节,更是旅游产业链条的辐射中心。拥有国家认证的景区5A级资质,不仅因景区内拥有特殊的自然人文、地理区域坐拥较高知名度,而且因响亮的等级品牌推荐管理服务,使景区享有良好美誉,让游人趋之若鹜。如:山海关景区就拥有“天下第一关箭楼”等明代平原长城景观,享有很高知名度,加之得宜的管理服务,使之赢得了5A级资质推介。

  然而,事过境迁,一些景区自取得良好等级资质推介后,却片面追求旅游经济。有的一味注重门票经济,更改门票价格;有的只管收取景区摊位租金,至于卖什么、是否存在欺客宰客行为缺乏有效管理;更有甚者不仅对安全隐患不重视,只想着“歪招”、“损招”增收。这种自我贬损景区品牌价值的不良管理行为,导致被取消5A级资质,实是咎由自取,怨不得他人。

  俗话说,打江山不易,守江山更难。获得国家5A级资质本就不容易,要保住认证资质就更须努力。可是,不善于维护品牌美誉,不忠诚捍卫景区资质,坐吃山空,既使再优美独特的景观也难以触动感染游客,满足游客观光、消遣、娱乐、求知的需求。从此次被摘牌景区来说,共性的突出问题就是管理不善,服务质量下降,严重影响旅游品质。后续管理乏力,使辛苦获得的资质被摘了,令人惋惜。

  应当看到,景区守成不足是痛失自己品牌的根源。试想,游客置身一个管理混乱,小店林立,同质竞争缺乏新意,且被欺骗捐款的景区,又怎能体验受认证资质推荐的品牌价值?又如何感受资质认证带来的品牌消费?以此推之,游客消费这种认证品牌,必然会认为景区资质认证纯粹是商业利益推荐,不摘牌,无疑严重损害景区资质的公信力。

  可以说,此次国家旅游局摘牌5家景区的5A、4A资质,对6家5A级景区严重警告,就是树立景区品牌美誉。资质认证形式,原本就是向游客推荐旅游品牌,体现对景区品牌的欣赏和赞美程度,并相应承诺旅游服务质量。因此,当景区达不到推荐、承诺的旅游服务标准时,摘下该景区品牌,就是对游客负责的具体表现,也是激励景区提升管理服务质量、重塑品牌价值的管理行为,意义重大且十分必要。

  值得关注的是,此次取消景区5A级资质,突破了过去对5A级景区不摘牌的限制,充分说明景区资质认证的动态管理更加注重游客旅游体验,更加注重资质推介美誉度。相信,未来旅游业发展趋势,会以高质量、高标准做出旅游品牌为动力,实现旅游景区品牌建设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