棚改加速南昌旧城换新颜 顺应民意圆了百姓安居梦

09.01.2014  00:53

  今视网1月8日南昌讯(记者 陶望平)自从20世纪末,南昌便将重心放在加速红谷滩新区的建设上,经过十多年来的发展,南昌红谷滩新区已然是高楼林立,一片繁华景象,被誉为“南昌的外滩”。但是,在城市的另一端,大面积的棚户区、低洼危旧房和城中村,遗落在高楼大厦的阴影里,有的已经成为社会的隐患,群众的隐痛,政府的隐忧。

  “房屋小半间,抬头能望天;三世同堂住,睡觉肩靠肩。”多数居民一家挤在十几平方米的房子内,夏天漏雨,冬天进风,如厕排队,白天点灯,这是南昌市万寿宫、十字街片区居民的生活写照。为此,江西省委十三届七次(全体)扩大会议确定把棚户区改造列为小康提速目标中的重大民生内容,千方百计帮百姓圆安居梦。

   省委书记三访十字街 提出加大棚改力度

  住在万寿宫街区箩巷9号的夏小妹说,“每当听到消防车的声音,我的心就会跳动,赶紧起身去看,是不是自己所在的巷道发生了火灾”。因为房屋老旧、且过于密集,万寿宫街区曾多次发生火灾。

  棚户区居民恶劣的居住环境,引起了江西省委主要领导的重视。2013年7月13日,省委书记强卫利用双休日深入南昌市东湖区、西湖区、青云谱区的老城区、棚户区调研。

  强卫神情凝重地走进一条条白天还要打手电的小巷,推开一户户只容转身的棚户房门,看环境、听意见。见到省委书记,居民们争先恐后地诉说居住的不易、改造的迫切。强卫对大家说,这里的条件很差,我看了心情很沉重,让我们一起想办法,一起努力改造居住环境。强卫对陪同调研的当地干部说,特别要关心关爱居住在旧城区、棚户区的困难群众,要下大决心、花大力气,抓紧制定有效的政策和措施,帮助他们尽快解决面临的实际困难。

  基于此,在2013年7月22日召开的江西省委十三届七次全体(扩大)会议上,强卫书记提出南昌要加大棚户区改造的力度。“国务院常务会议已经明确今后5年再改造1000万户各类棚户区,这既是民生工程,又是发展工程。我们要抓住这个机遇,多方筹措资金,加强政策引导,加大推进力度,用真情下决心花气力解决好这个问题。

  2013年10月22日上午,强卫再次深入南昌市调研棚户区改造工作。强卫指出,棚改工作要一切以人民群众的利益为出发点,安置过程中要充分尊重群众的意愿,尊重群众的选择,南昌市广大党员干部要以棚改工作实践党的群众路线,努力开创“政府为人民,搬迁起高潮,百姓别棚户,旧城换新颜”的生动局面。

  2013年12月1日,南昌市十字街棚户区改造征收工作进入攻坚阶段。强卫兑现“每个关键环节我都要来看”的承诺,又一次来到十字街,问百姓需求、看工作进展、鼓进取斗志。强卫表示,要亲自视察棚户区改造的每个关键环节,直到棚户区居民们喜迁新居。

  南昌市委市政府迅速贯彻省委省政府的决策,成立了市旧城改造工作领导小组、市推进旧城改造工作指挥部和旧城改造维稳指挥部,市委书记、市长分别担任组长和总指挥,做到全市上下一盘棋。

  自2013年7月以来,中心城区重点推进了十字街、万寿宫、青山南路贤士湖地块、青山湖西岸、郭家庄、何坊西路、火车站东广场、幸福渠流域、临江商务区、象湖东岸260亩等十大改造项目。短短几个月,就已经拆除500多万平方米的破旧危房,呈现出“政府为人民、搬迁起高潮、百姓别棚户、旧城换新颜”的生动局面。

  从跬步到疾走,棚改工程如火如荼地推进,南昌棚户区居民的安居梦正照进现实。

   棚户区改造圆了当地居民的安居梦

  1月3日下午,今视网记者来到万寿宫街区实地探访,往日拥挤不堪的巷道,已变得寂静,只看到几个施工工人在拆除破旧危房。其间,记者偶遇到原来翘步街11号的住户金贤进。说起这次棚户区改造,63岁的金贤进脸上露出了笑容。


工人们正在对万寿宫街区废旧房屋进行拆除(记者陶望平 摄)

  金贤进原住翘步街11号3楼一间仅有22平方米的小房子里。虽然只有金贤进一家人居住,可这套住房却有着6位产权人,而每一位产权人对房屋面积和产权继承的问题都有着不同的想法。产权关系捋不清,问题错综复杂,因此金贤进对这次动迁特别抵触。

  为了解决问题,宣讲员何爱珍通过调阅档案,召集产权人商议解决办法。最终,金贤进所住的那栋3层的房屋进行了分户处理,给每一位产权人以最大限度的利益。

  金贤进告诉记者,他22平米的房子得到了36平米的补偿,已经在桃苑二区买了一套二手房。“我在这房子里住了几十年了,里面光线昏暗,并不适合居住。感谢政府好的政策,让我能有机会住上明亮的高楼。”金贤进指着身后的老房子说道,虽然他们家已经搬走了,但对老房子、老街区还是有着很深厚的感情,会时不时过来看看。

  在十字街棚户区,居民对棚户区改造也是十分的支持,因为棚户区改造圆了他们数十年来一直渴望的安居梦。1958年,10岁的周明望随着父亲搬到十字街99号,一栋老式的筒子楼,两间一共20多平方米的房子。

  50多年生活波澜不惊,老房子经历着风雨飘摇。“筒子楼里原来有35户人家,最近十来年,房子越来越破,生活愈发不便,很多住户实在是熬不下去了,东拼西凑买了房子,或者搬出去租房住了。”周明望说,他也希望能住上新楼房,可是以自己的收入和年龄,他只能感叹住新楼是一件“遥不可及”的事。

  这一切,直到2013年——周明望一家在此居住的第55个年头,得到改变。2013年11月23日,十字街片区棚改房屋征收开始。一个星期内,周明望一家收拾好家当,就以逃离的心态搬离了棚户区。“快得惊人”是周明望当时的感觉。

  2013年11月30日,周明望抱着5个月大的孙子,完成了签约、结算等手续。20多平方米的房子,享受到政府一系列优惠政策,加上补助奖励等,周明望最终拿到手的有44万元。

  “我已经看中了象湖新城的一套90多平米的房子,拿补偿款再加一些钱买下来,很快就能住进新房了。”随着十字街棚改的推进,周明望对未来的生活有了更多期待。

  记者手记:棚改顺民意得拥护

  万寿宫街区、十字街等地,历经岁月的洗礼,房屋大多破旧不堪,夏天漏雨,冬天进风,如厕排队,光线昏暗乃至白天点灯,居民要求改善居住环境、提升生活质量的愿望很迫切。2013年7月,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今后5年再改造1000万户各类棚户区。江西省抓住这个机遇,多方筹措资金,加强政策引导,及时明确了重点推进万寿宫街区等10个重点改造项目,并加以推进。

  不到5个月的时间,江西省委书记强卫3次到访十字街,听民意,聚民智,解难题。强卫书记要求,棚改要一切以人民群众的利益为出发点,安置过程中要充分尊重群众的意愿,尊重群众的选择。在棚户区改造房屋征收工作中,南昌市“不与民争利、阳光动迁、群众工作方法”的房屋征收三原则深入百姓心里,政府最大限度地让利于民,变“征收工程”为“安居工程”。 记者在采访过程中发现,有些之前对棚改有抵触情绪的居民,在得到宣讲员耐心细致的讲解和真诚的沟通后,改变了最初的心态,欣然签约。

  万寿宫棚户区,短短42天的时间,1232户动迁户已签约1231户,只剩下一处罗氏老宅因直接继承人多达70余人,由于权益主张难统一,暂时搁置。而十字街棚户区,自从2013年11月22日发布征收令起,截至2013年12月31日,2862户动迁户已完成签约2852户。

  南昌重点推进十字街、万寿宫等十大改造项目,是一件顺应民意,为民众谋福祉,体现政府担当,提升城市品位的大好事。棚户区改造过程中的房屋征收工作能得以快速推进,表明省委省政府的决策好,真心实意地在帮助棚户区居民圆一个安居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