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仲平:打好全面深化改革的攻坚战
(一)走在改革的春天里,赣鄱大地千红万紫,怒放着无穷的创造活力。
简政放权动真碰硬,转变职能增添活力。
土地流转有声有色,家庭农场不断涌现。
公车制度改革破冰前行,户籍制度改革大胆突破。
旅游强省助推产业升级,开放型经济提升发展水平。
混合所有制经济先行先试,昌九扩大开放试验区喷薄欲出。
金融、物流等服务业创新风生水起,合作办校、医院托管等社会事业改革扎实推进。
…………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吹响了全面深化改革的进军号,省委十三届八次全会确定了江西版的全面深化改革“路线图”。全省上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精神,积极投身我省全面深化改革的生动实践。
行动快,还要行得稳;开局好,还要抓落实。全省各地务必进一步把抓落实作为推进改革工作的重点,保持定力、勇于担当,真抓实干、锐意创新,蹄疾步稳、务求实效,切实打好全面深化改革的攻坚战。
(二)“好吃的肉都吃掉了,剩下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
从全国情况来看,改革已进入攻坚期、深水区。从我省实际来看,改革既有啃硬骨头的挑战,又有吃夹生饭的烦恼。在过去30多年改革开放的进程中,江西虽然也抓住了不少机遇,有些改革走在了全国前列,但也有的改革还不充分、不深入、不彻底。江西经济欠发达,固然有历史的原因,也有改革意识、机遇意识不强的因素。当别人在吃肉的时候,我们有些人才想起来找肉吃。
现在的改革,已经不同于以往。那种给特殊政策、争特别待遇、开“制度小灶”式的改革已经一去不复返。今天,改革的机遇更多地来自改革本身。现在的竞争是改革的竞争,是体制机制的竞争。比的是,谁的改革更主动,谁的改革更彻底,谁的体制更完善,谁的机制更灵活。
全面深化改革,是我省发展面临的又一重大历史机遇,是破解当前各种发展难题、决定江西未来命运的关键之举,是实现“发展升级、小康提速、绿色崛起、实干兴赣”的重要法宝。机遇不等人。抓紧改就是机遇,慢半拍就可能成为挑战。面对难啃又不得不啃的硬骨头,面对难吃又不得不吃的夹生饭,我们必须具备强烈的问题意识,以重大问题为导向,积极应对、主动作为,迎难而上、奋力攻坚,着力推动解决改革发展面临的一系列突出矛盾和问题。
(三)“全面深化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加强顶层设计和整体谋划”。
全面深化改革,最明显的标志就在于一个“全”,在于它的系统性。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各领域改革和党的建设改革紧密联系、相互交融。这就要求我们加强改革的政策统筹、方案统筹、力量统筹和进度统筹。
如果各领域改革不配套,各方面改革措施相互掣肘,全面深化改革就很难推进下去。那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做法不管用,那种“急功近利、投机取巧”的做法没市场,那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做法只会越改越乱,那种“闭目塞听、故步自封”的做法必将处处碰壁。
抓好系统工程,需要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驾驭能力。打开市场之“门”,放开权力之“手”,需要政府和市场两只“手”的默契配合,才能取得“1+1>2”的效果;农村改革发展,既要保粮食安全,又要富一方百姓,找到两全其美的办法是关键;深化社会保障体制改革,要求增加财政投入,而告别土地财政、改革税收制度,又难免减少财政收入,实现一增一减的动态平衡,离不开高超的“弹钢琴”艺术……
(四)“必须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不失时机深化重要领域改革”。
全面深化改革,最关键的环节就在于一个“深”,在于做好“1+N”这篇大文章。这里的“1”,就是《中共江西省委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实施意见》,这是我省全面深化改革的行动纲领。这里的“N”,就是我省业已出台或正在起草的系列配套文件,这是我省深化重要领域改革的攻坚目标。
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征程上,把握好“1”这个纲,才能把稳方向、扎实推进;制定好“N”文件,才能有的放矢、精准发力;落实好“1+N”文件,才能攻坚克难、夺取胜利。不言而喻,“1+N”,这个加法做得好不好,直接关系着江西全面深化改革的成败,直接影响着赣鄱大地的前途和未来。
全面深化改革,必须按照省委的《实施意见》,紧锣密鼓行动起来,对已经出台的相关配套实施意见,务必精心组织、周密部署,一抓到底、力求实效;对正在制定的各项政策和措施,务必深入调研、剖析难题,拿出良方、对症下药。如此,在“1+N”上狠下功夫,全面深化改革必能收到纲举目张之效。
(五)“思想走在行动之前,就像闪电走在雷鸣之前”,“没有思想的大解放,就没有改革的大突破”。
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必须把解放思想作为“第一道程序”,落实到每一个人,贯穿到每一项工作。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解放思想、真正解放思想。面对艰巨的改革任务,我们更要大胆地试、大胆地闯,敢为人先、勇于突破。
一方面,要革掉过时的思想观念,用创新理念谋改革。当前,尤其要摈弃“等靠要”思想、“旁观者”思想、“过路客”思想,为我省新一轮改革扫清障碍。同时,要树立“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国有资产管理从管资产向管资本转变”等新理念。
另一方面,要清除陈旧的思维方式,用科学思维谋改革。现在有的同志,一讲推进工作就要人、财、物,一讲加快发展就要升格、增设机构编制,一讲深化改革就要各种政策优惠,似乎没有这些条件就无法开展工作。全面深化改革,必须打破思维定式,跳出条条框框,推动各项工作与时俱进、创新发展。今天的改革,更需要我们具备战略思维、辩证思维、法治思维、系统思维、底线思维、创新思维等。
(六)全面深化改革必须“攻克体制机制上的顽瘴痼疾,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
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势必触动固有的利益格局,触动既得利益者的“蛋糕”,而“触动利益往往比触及灵魂还难”。如果对触及既得利益的改革,或浅尝辄止,或退避三舍,或走形式、摆样子,就势必影响改革的全面推进与深入开展。
为此,应以党和人民事业的大局为重,从推进全面深化改革的全局出发,从体制机制的改革着手,以壮士断腕的决心,以刮骨疗毒的气概,以自我革命的勇气和智慧,坚决破除体制机制的障碍,坚决冲破利益固化的藩篱,将改革征程上的一切绊脚石统统清除出去。
譬如,出台改革举措,就应跳出本地、本部门、本单位的“小圈子”,开阔“下好一盘棋”的大视野,紧紧与全省乃至全国的改革保持同频共振;政府简政放权,就应勇于削手中权、去部门利,积极向市场、社会和基层放权,充分激发市场和社会的创造活力;产业转型升级,就应舍弃眼前的“小利”,大力清除高耗能、高污染产业,努力追求绿色、循环、低碳发展,坚定不移地走科学发展、绿色崛起之路……
(七)“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群众是真正的英雄。人民群众是我们力量的源泉。”
全面深化改革是涉及社会各阶层的改革,唯有忠实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将广大人民群众充分吸引进来、发动起来,才能形成上下齐心谋改革、众志成城克难关的局面。
这就要求我们的改革之策必须顺应民意,改革之举必须赢得民心,改革成果必须惠及民众。全省各地务必集中办好一系列惠民实事,重点是要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让广大群众生活无忧;加快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让城乡居民“腰包”鼓起;继续加大棚户区改造力度,让相关群众早迁新居;大力创新扶贫方式,让贫困群众早日脱贫。对于这样的改革,广大群众必定会打心眼高兴、举双手赞成、尽全力支持。
这就要求我们迈开步子,加强宣传,大力发动群众;放下架子,问计于民,充分相信群众;沉下身子,深入基层,坚决依靠群众。无疑,广泛动员、广纳民智、广聚民力,最大限度凝聚改革共识与合力,最大限度凝聚改革正能量,使广大群众成为全面深化改革的主力军,就定能让全社会的改革活力竞相迸发,让全社会的改革源泉充分涌流,在赣鄱大地上形成浩浩荡荡的改革洪流。
(八)“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长的路。”
全面深化改革,犹如过险滩、越峻岭、闯难关,唯有脚踏实地、迎难而上、狠抓落实,才可能积跬步致千里、积小流成江海、积小胜为大胜。否则,纵有再好的政策,也是画饼充饥;纵有再好的措施,也是竹篮打水;纵有再好的蓝图,也是纸上谈兵。
抓落实,就必须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将出发点放到为党尽责、为民造福上,将落脚点放到办实事、求实效上,将着力点放到着眼长远、打好基础上。
抓落实,就必须具有知难而进的精神,决不能见到阻碍就绕、碰到矛盾就躲、遇到难题就推,而要勇于破藩篱、清障碍、解难题。比如,推进简政放权,就要冲破阻力、真减真放,决不让诸如投资一个项目要盖200多个章、涉及几十个厅局处室、历经600多天等状况再现。
抓落实,就必须发扬求真务实的作风,决不能急功近利、弄虚作假、沽名钓誉……而要做到脚踏实地、真抓实干、务求实效。比如,进行机构改革,就要“设”得合理、“撤”得到位、“合”得有效,决不让诸如原来可在一个层面办好的事现在却要跑两三个地方才能解决等怪象重演。
(九)全面深化改革的“时间表”以2020年为重要节点,完成中央《决定》和省委《实施意见》确定的改革任务只有6年多时间,形势逼人,时不我待,催人奋进。
让我们肩负起全面深化改革的历史使命,披荆斩棘、闯关夺隘、一路向前,用改革成就迎来更加朝气蓬勃的江西、迎接更加灿烂辉煌的未来。(执笔:王中平陈建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