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时评]江西“最美考生”参考关注不应停止

04.07.2014  12:38
  由于见义勇为受伤而错过高考的江西“最美考生”柳艳兵、易政勇的单独高考今天上午9时开始。两人今天上午考试的科目是语文,考试时间是9时至11时30分。(7月2日中国江西网)   高考虽已结束,近段时间来社会各界对于江西夺刀少年柳艳兵和易政勇的关注却从未停止。已有多家高校纷纷抛出橄榄枝,希望破格录取他们。但江西“最美考生”毅然选择高考,凭借自己实力去参考录取,这种精神本身就为高考注入了公平因子,值得点赞。   与此同时,有关方面能够为江西“最美考生”特意举行单独高考,这也是一大亮点,可以彰显出一种人性关怀,更是一种对高考公平的个体延伸,同样有着案例标本意义。   今年高考前,不少省市就宣布品德可以进入高考加分,但争议很大。为了褒奖柳艳兵,教育部作出对其实行单考单招的决定,多所高校也向其表达破格录取的意向。尽管不是直接加分,但对柳艳兵的“优待”,本身就是一种“加分”,这让已经存在争议的“见义勇为”高考加分政策再度引发社会关注。   今年仍有北京、四川、海南等13个省份保留思想品德突出者以及见义勇为考生高考加分的政策。多省市取消或缩减奥数、科技、艺术等传统加分项目。此举将起到风向标的作用:家长和学生们不再一门心思追逐竞争成绩,艺术类也不再是高考的捷径,这些将使高招更加公平。   像江西“最美考生”这样的见义勇为,在参考的基础上为其加“品德分”完全可以接受。再说,他们因为见义勇为付出了身体和精神的“亏损”,也失去了与全体考生即时参考的公平机会,或多或少会影响到一些考试水平的正常发挥。在这种情况下,对其予以政策性倾斜,其实也是在助力高考公平,不仅仅只是一种精神表彰。   随着江西“最美考生”单独高考的结束,相信他们的录取不会是一个问题。表面看来,此事件似乎可以完美“收官”,但我们的关注与思考不应停止。比如,对一些特殊考生如何做到人性化高考?对那些遭遇突发事故和特殊病例的考生,应当为其另行设立独立考场,能否都像江西“最美考生”那样不留遗憾。见义勇为加分如何科学界定和最大合理化?其他项目的加分又如何瘦身……一句话,让每位考生都能充分享受到公平正义的阳光。      文章链接: 江西“最美考生”参考关注不应停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