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江豚安家 长江江豚迁地保护工程正式启动

20.03.2015  20:37

  从3月11日到20日,农业部、环保部、中科院、世界自然基金会联合行动,成功从江西鄱阳湖捕捞了36头次江豚,并计划将其中8头适合繁殖的江豚,移送湖北、湖南交界处的长江故道,这意味着国家农业部筹备已久的长江江豚迁地保护工程正式启动,也是首次从鄱阳湖捕捞江豚作为种群,输出到外省进行迁地保护。请听九江台记者张国华、都昌台记者余的毛 发来的报道:

  整个捕捞的现场位于都昌县松门山水域,从3月11号到20号,捕捞队已经捕捞江豚36头次,目前已经圈养11头。中国科学院水生物研究所研究员王丁

  【录音:根据现场的体检结果判断,我们会当场决定是现场释放,还是放到网箱里进行暂养。】

  据了解,专家将对捕捞上来的江豚进行筛选,最终选择8头适合繁殖的江豚,迁居湖北省监利县何王庙长江故道江豚保护区。中国科学院水生物研究所研究员王丁:

  【录音:建立一个保种种群,是非常必要的,所以在自然保护之外,也要加强迁地保护工作,希望有一些江豚能进入到一些自然条件非常洁净的地方,改造他们的遗传结构,这样的话整个长江江豚的保护会建立一个坚实的基础,进入比较保险的状态。】

  这次迁地行动不仅是江豚搬家,还包含了对江豚在鄱阳湖的生存情况进行普查。世界自然基金会武汉项目办公室江豚保护专员张新桥:

  【录音:普查它的一个年龄结构,还有它的存活率是多少,再看看血相和受(人类)活动影响等等一些因素,看它是不是繁殖期或者能很快达到繁殖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