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孺:期待廉政建设向腐败“亮剑”

06.03.2014  11:55

  3月5日上午9时,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二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代表新一届中央政府报告政府工作。(3月5日中国新闻网)

  这是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任职以来的首份政府工作报告,在回顾2013年工作时,李克强称,全面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坚决反对“四风”,严格执行“约法三章”。中央国家机关“三公”经费减少35%,31个省份本级公务接待费减少26%。加大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力度,一批违法违纪分子受到惩处。

  故而,2013年被称为“反腐之年”,“老虎”、“苍蝇”被打得“抬不起头”,各项“禁令”让领导干部“夹起尾巴”做人,广大人民群众拍手称快。那么,在今年的廉政建设中,李克强又会如何“亮剑”呢?

  一是“勒紧裤腰带”过日子。李克强指出,各级政府必须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坚持过紧日子。因为只有政府过紧日子,才能将更多的资金投入到国家建设、民生实事等上面,人民群众才能真正过上好日子。通过严格执行“约法三章”,将政府性楼堂馆所建设、财政供养人员总量、“三公”经费开支三个方面“卡住”,达到“只减不增”,再加上公务用车制度的改革,必定会让领导干部过上廉洁的日子。

  二是加强监察刹“歪风”。时下,政府部门确实存在一些“歪风邪气”,比如吃、拿、卡、要等行为,进门难、脸难看、办事难等问题,这些不正之风需要坚持严打,才能让人民群众不受气、心满意。李克强指出,加强行政监察,纠正行业不正之风。就是要加强对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监督检查,监察机关通过提出改进工作的建议、打击违纪行为和保障干部合法权益等方式,使领导干部能廉洁高效地工作。

  三是加大审计“算老账”。李克强指出,加大审计和审计结果公告力度;今年要对土地出让金收支和耕地保护情况进行全面审计。现在一些地方的领导干部“花钱如流水”,在任时盲目举债搞“政绩工程”,造成不少历史遗留问题,而一旦升迁就“拍拍屁股”走人,把“烂摊子”留给了后任。加大审计力度,狠查领导干部的“手脚”,加大公示让人民群众参与监督,如此方能让问题无所遁形,确保人民群众的利益。

  四是对腐败分子“零容忍”。十八大后掀起的反腐风暴里,22名省部级以上高官落马,而更多的“老虎”、“苍蝇”不断被打,让人民群众看到了中央反腐的决心和行动。而在新的一年里,群众最关心的就是“反腐之风”是否会持续下去。李克强指出,深入推进反腐倡廉制度建设,坚决查处腐败案件,对任何腐败分子都要依法严惩、决不姑息。李克强的报告给群众吃了“定心丸”,反腐将是一场“持久战”,而且是毫不妥协的战斗。

  虽然李克强总理的报告还有很多内容,但仅在反腐倡廉工作上的“亮剑”,已经让广大民众倍受鼓舞,笔者有理由相信,在新的一年里政府定能更加风清气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