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各地干部群众对全国两会召开反响热烈 深化改革迈新步

06.03.2014  11:54

  本报讯(本报驻地记者)3月3日和5日,承载着亿万人民殷切嘱托的全国两会在北京隆重召开。3月5日,我省各地干部群众纷纷通过广播、电视和网络收听收看大会实况,聆听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向大会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大家一致认为,李克强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是一个用数字说话、实事求是的报告,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令人鼓舞,催人奋进。大家纷纷表示,一定认真学习好、贯彻好、落实好报告精神,立足本职工作,锐意进取,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全面深化改革的社会实践中去,奋力迈出“发展升级、小康提速、绿色崛起、实干兴赣”的新步伐。 >>专题:2014全国两会

  3月5日,南昌、九江、吉安、萍乡、鹰潭等地干部群众通过电视、广播、网络等媒体,踊跃收听收看大会开幕实况。当天上午,新建县南矶乡的干部群众纷纷来到乡政府的会议室,一起收看大会盛况。“落实主体功能区制度,探索建立跨区域、跨流域生态补偿机制。”当李克强总理讲到推进生态保护与建设时,会场特别安静。南矶乡党委书记杨冰听后激动地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鄱阳湖是一个聚宝盆,南矶湿地就是一座金矿,蕴藏着巨大的经济价值。听了总理的报告,我们更加意识到保护生态环境的责任,更加坚定了南矶乡打造‘鄱阳明珠、湿地生态、富裕安康’特色之乡的信心和决心。

  鹰潭市财政局局长吴文戈表示,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抓好财税体制改革这个重头戏。为此,鹰潭将进一步扎实推进“三公”经费公开,着力打造阳光财政,让群众看明白、能监督。同时,合理配置财政资源,优先安排社保、教育、科技、卫生等民生支出。

  瑞昌市供电公司组织员工收看了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的开幕盛况。瑞昌市供电公司党总支书记王建宁说:“我们将进一步加大对农村电力设施的投入,全力保障现代农业对电力的需求。同时,组织农村电力党员服务队,为种粮大户提供抗旱和排涝用电服务,让他们放心种粮。

  政府工作报告中,“民生”二字贯穿始终,在赣州、宜春、上饶、抚州、景德镇、新余等地反响强烈。新余市社联副主席刘庐水说:“政府工作报告中对民生领域的关注涵盖教育、养老、医疗等多个方面,看后十分温暖。可以相信,2014年,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背景下,民生图景将与改革图景相互交织,百姓生活将在改革红利的不断释放中改变。

  上饶市信州区民政局干部陈永华激动地说:“李克强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社保是民生之基,重点是推进社会救助制度改革,全面实施临时救助制度,为特殊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提供保障,让每一个身处困境的人都能得到社会关爱和温暖,听来非常接地气、合民意、增信心。作为一名基层民政工作者,我们将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认真做好困难群众救助工作,让他们生活更有保障、更有尊严。

  宜春市广大干部群众密切关注全国两会。樟树市义成镇党委书记聂小文说:“我们将以全国两会精神为动力,进一步激发农民群众的创造活力,培育和发展多种形式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探索耕地有序流转新机制,大力发展家庭农场、生态农业和推进农业产业化,让广大农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红利。

赣州首开粤港澳大湾区蔬菜直通车
  (记者钟金平 实习生邓竹青)7月1日9时30分,上饶之窗
江西今年建设设施蔬菜35万亩
  宁都讯(记者梁健、钟金平 实习生邓竹青)7月1上饶之窗
江西金融机构全力支持经济复苏
  (记者刘佳惠子)6月30日,上饶之窗
线上线下双向发力 实现为民服务零距离
 江南都市报讯 邓津龙、全媒体记者曹章保报道:为全上饶之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