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端端:摊派“死鸡”难给企业带来“活路”

12.06.2015  11:30

  近日,多名网友发贴称:四川省广元市剑阁县广元鑫宇畜禽养殖有限公司生产的剑门土鸡肉滞销,企业无保障应对预案导致资金链出现问题,因担心养鸡的农民闹事和帮助企业渡过难关,当地有关部门硬性摊派全县行政、事业单位职工每人购买20只成品土鸡肉,每只鸡不论斤头大小60元人民币,合计1200元的任务,从年终绩效工资中一次性扣除。此消息曝出,网友一片哗然,引起社会多方关注。(6月11日中国新闻网)

  从报道得知,四川省广元市剑阁县为解决剑门土鸡滞销问题,下发通知,“倡议”全县行政事业单位职工按照每人每只60元,每人20只的“”要求购买“爱心土鸡”,购“鸡款”一次性从年终绩效工资中扣除,划到法院指定的专门账户,然后直接支付到养鸡的农民手中,由此规避风险,保护养殖户不受损失。

  看似“天衣无缝”,各得其利的摊派,其实隐患重重。其一,所谓的“倡议”只是流于形式的“最后通牒”罢了,政府通过行政命令,不分青红皂白,一刀切,每人“合计1200元”的“死任务”。为了挽救资金链问题,强制使用公权力对市场行为“插上一脚”,这是明目张胆的以权摊派,更有滥用公权力嫌疑。

  其二,口口声声的“职工自愿”是否真的属实呢?一个双职工家庭不得不购买40只“死鸡”,吃不完,无奈只能四处送人。可以说,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为了缓解养鸡户的困境,公职人员慷慨解囊无可厚非,心甘情愿其实也无所谓,但是,家家都有难念的经,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为何非要逼着公职人员“上梁山”,硬要将20只“死鸡”塞到手中。其实,如果是活鸡还可养殖两天,但对于“冻鸡肉”恐怕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其三,广元鑫宇畜禽养殖有限公司打造的“剑门土鸡”品牌按理说应有自己的销售模式、套路,市场这只“无形手”在资源配置中起到基础性作用,政府“强卖”虽然能解一时的“燃眉之急”,帮助还清养殖农户的成鸡回收款,但这也不是长久之计。“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土鸡养殖模式链条,仍需要不断创新,单一的生产、营销链一旦断裂,悲剧将再次“上演”,一发不可收拾,当上天无路入地无门之时,后果不堪设想,不仅让养殖户伤心流泪,更损害政府和企业的公信力。

  其实,权力摊派的事件不可谓不多,广东东莞市大朗镇按照“参照标准”变相强制捐款“教育发展资金”引发社会各界争议;台州市委办公室的一纸劝捐的“红头文件”掀起“慈善风波”;公安县下发“红头文件”《2013年烟草工作考核办法》,要求全县没人每年买60包,强制销售香烟。诸如这些案件,究其根源是政府行政之手“”的太长,这与政府职能角色定位背道而驰,这是典型的滥权乱政,其背后不仅是私心杂念和不正确的政绩观作怪,更是暗藏着权力跨越边界,妄图走捷径的懒政思维。

  笔者认为,摊派“死鸡”是权力找错了“买家”,表面上看企业渡过了难关,但政府这样的“歪门邪道”绝对不会给企业带来“活路”,失去了市场的企业很难走远。不得不说,“强制买鸡”只不过是权力摊派的一场“游戏”,这背后是权力对道德的干涉,更是对爱心的一种“无情”绑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