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好“精准”二字诀 老区扶贫攻坚的“赣南样板”(图)

22.04.2015  12:27

  陈洪明 江西日报记者 鄢朝晖

  春天的赣南,山上一片绿色,烘托出群众内心深处的那份收获、那份幸福。

  在扶贫攻坚路上,作为革命老区的赣南人,敢于正视主、客观难题,在探索中念好“精准”二字诀,在实践中下足真功夫,使贫困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自2011年到2014年底,赣南贫困人口减少110多万人,农民人均收入由4182元提高至6946元。

  扶贫攻坚,任重道远,“蛮拼的”赣南人在感恩中奋进。

  摒弃以往摊大饼、撒大网的做法,利用“三送”干部逐户调查摸底,精准建档立卡,找出致贫症结,夯实扶贫脱困基础

  因为战争,赣南穷。

  说起赣南的“贫困家底”,很多人难以置信。“十一五”末,赣州贫困人口达215.46万,有11个罗霄山连片特困县、1419个贫困村,贫困发生率高出全国16.5个百分点,贫困人口之多、范围之广、程度之深实为罕见。

  一连串的数据表明,扶贫是一场攻坚战。为此,赣州市委、市政府果断决定,把扶贫攻坚作为振兴发展的重大政治责任和重要民生工程,以罗霄山连片特困地区为主战场,扎实推进精准扶贫,尽快让赣南老区旧貌换新颜。

  在探索中,赣南人发现,想要扶贫精准,首先在识别上要精准,才能解决“扶持谁”的问题。为此,赣州改变以往“摊大饼”“撒大网”的做法,利用干部下基层“送政策、送温暖、送服务”全覆盖机制,对贫困人口进行拉网式摸排,做到村不漏组、组不漏户、户不漏人。

  同时,坚持以县为单位,统一标准、分级负责,采取量化指标、定性指标与群众评议相结合的方式,逐村逐户进行复核,并将复核结果在县、乡、村、组公示,最后把贫困对象精准识别出来。

  为准确把握致贫原因和脱贫需求,赣州还组织9.3万名“三送”干部,深入到每个贫困户家中,点对点把脉问诊,梳理总结出因病、因学、缺技术、缺劳力等12种致贫情形。

  按照“户有卡、村有册、乡有簿、县有档”的要求,对贫困户全部登记造册,录入电脑,建立市、县、乡、村扶贫信息系统平台,做到信息互通、资源共享;根据扶贫对象获得扶持和收入增长等情况及时更新,做到有进有出、动态管理。

  扶贫对象被确定后,“三送”干部还与其商定个性化、可操作的脱贫措施,确保心中有数,工作对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