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通稿:赣南春来早——全国革命老区扶贫攻坚的“赣州样本”

22.04.2015  10:27

  新华社南昌4月21日电 题:赣南春来早——全国革命老区扶贫攻坚的“赣州样本

  新华社记者陈建华、郭强、赖星

  赣南春来早。

  看着自家房前屋后桂花树上冒出的新枝,想着再过不久因病欠下的债务就能还清,全南县南迳镇黄云村花卉种植户谭雄美不由得喜上眉梢。

  和谭雄美一样对未来信心满满的还有他脚下的这片土地。

  2012年6月,被赣南954万人民奉为“幸福宝典”的《国务院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出台。

  蓄之既久,其发必速。

  由此,一场前所未有的扶贫攻坚战,在赣南3.94万平方公里的红土圣地上演绎得气象恢弘、活色生香。

  一场国家层面的精准扶贫攻坚战

  今年春节,63岁的郑地秀第一次在家中看上了春晚。

  这对于很多人再平常不过的事,却让她兴奋了许久……

  郑地秀家所在的于都县罗坳镇大桥村古嶂片区是当地出了名的贫困村。村里尽管早早地通了电,但不稳的电压使村民家的电器更多的是一种摆设。

  按照新一轮扶贫开发中提出的精准扶贫操作模式,通过申请、评议、审核、审定等程序,古嶂片区进行整体移民搬迁。今年春节前,郑地秀等第一批74户村民搬进了新房,看上了春晚。

  在赣南900多万干部群众心中,最大的精准扶贫举措是2012年6月《若干意见》的出台。

  作为著名革命老区和全国较大的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赣南人民在革命道路上冲在前头,在小康路上却落在后面……

  战争创伤大、自然禀赋差、交通不通畅是赣南的历史存在。

  住不上新房、喝不上干净水、用不了稳定电是老区的现实写照。

  决不能让老区人民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掉队——2011年底至2012年初的两个月内,中央领导就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问题先后作出七次重要批示;

  2012年4月,由42个国家部委组成的联合调研组深入赣州,为苏区发展振兴“把脉开方”;

  6月,《国务院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正式出台。

  一部为赣南量身打造的区域发展规划正式实施。

  一场国家层面的精准扶贫攻坚战在赣南老区拉开。

  规模空前的危旧土坯房改造使69.52万户、263万老区农民圆了住房梦;278.4万农民喝上了干净水;41.39万户群众结束了“电饭煲煮不熟饭,电灯像萤火虫一样”的生活……

  《若干意见》实施近三年来,赣南这片红土地上每天都在发生令人振奋的变化。

  赣州市市长冷新生说:“《若干意见》实施的近三年,是赣州扶贫成效最大、减贫进程最快的时期。”

  2014年底,赣州市贫困人口由“十一五”末的215.5万人减少到105万人,农民人均纯收入由4182元提高到6946元,贫困发生率下降近16个百分点。

  九万扶贫队员探穷因、斩穷根

  丁良跃算了算,“三送”期间,他的电动车换了3次电瓶,跑了近4万公里。

  从2010年底始,赣州市9.3万名干部下基层送政策、送温暖、送服务活动(简称“三送”),与228万户群众结对联系。

  丁良跃是首批“三送”队员,也是于都县政府办“三送”队长。

  “眼见村民陷入困境时的于心不忍,有心帮扶时的黔驴技穷。”扶贫工作之难,超出他的想象——

  识别难。过去,贫困户的认定是由基层干部上报。“该报的没报,不该报的报了”,更别说有针对性分析每家每户的致贫原因。

  扶持难。全市18个县多为山区县,产业发展落后,经济基础薄弱,“输血”式扶贫难以为继。

  ……

  “将‘三送’工作与精准扶贫相结合是创造性举措,只有在摸清贫困家底的基础上,才能分类指导,因户施策。”赣州市扶贫和移民办主任邝先元说。

  “三送”干部上门逐村逐户调查摸底,与群众一道商量脱贫措施,做到“一家一本台账、一个脱贫计划、一套帮扶措施”。

  袁石原老家地处深山,距于都县城60公里,一家四口挤在上世纪80年代盖的几间土坯房里,靠2亩水稻和打零工维持生计。

  2013年,于都县实施深山移民搬迁扶贫“进城进园”工程。在“三送”干部的帮助下,袁石原2014年底搬进了新房。

  “我们早就想搬到平地上,可没有政策,自己哪搬得下来?村里剩下的两户今年也会搬。”如今,他和妻子都在县城找到了工作,全家年收入近8万元。

  赣南老区群众生活困难,其根源还在于产业欠发达。

  《若干意见》出台以来,赣州连续三年每年投入1.8亿元产业扶贫专项资金,有针对性地扶持贫困群众能直接参与、直接受益、稳定增收的产业项目,加速群众脱贫步伐。

  全南县南迳镇黄云村、金投镇烧头村偏远山区村,林地广阔,当地通过扶持厚朴生态林业有限公司推行“公司+合作社+贫困户”的模式,带动农户参与芳香花木产业。

  听说自己家后院山上种的的1000棵苗木在5年之后能产生30万元的效益,72岁的谭伯弼很是吃惊。

  他将家中的农田以每年每亩300斤稻子的价格流转给厚朴公司后,又和老伴受雇于公司做锄草、培土的活计,一天能有80元的收入。

  现在,全县6518户贫困户中已有5053户贫困户参与到发展芳香花木产业中。

  在丁良跃的400多篇民情日记中,记载了许多和谭伯弼年纪一般大的贫困户的故事。“虽然他们脸上已满是皱纹,表情却写满坚毅刚强,写满梦想和希望。

  扔下“扶贫拐杖”的奔腾动力

  哎呀嘞,

  多少年望穿双眼,

  五彩凤凰飞落人间。

  浸润着甘醇的雨露,

  田野到处百花争艳。

  八十多年后,岁月更换了起点。从《打支山歌过横排》到《党的恩情记心中》,一曲曲山歌唱出了赣南大地上的世事变迁。

  1958年,为支援国家水电站建设,上犹县周边14个乡镇被淹,数万群众举家搬迁、背井离乡。

  和许多村民一样,黄健军的父辈在库区水面上搭建木棚栖身,过上了以船为家、捕鱼为生的“水上漂”生活。

  2011年冬天,黄健军决心上岸谋发展。历经三年,黄健军终于扔下“扶贫拐杖”,成了上犹县最大的莲田红鲤养殖户,去年年收入近20万元。在他的带领下,村里正筹备组建渔业合作社,以期共同致富。

  “《若干意见》的优惠政策就好比这扶贫的拐棍,能管到2020年,可5年之后怎么办?”有人担心。

  赣州的实践是,着力打造产业发展平台,强化“造血、活血”功能。

  ——全国内陆首个进境木材国检监管区;

  ——江西省首个综合保税区;

  ——国家离子型稀土资源高效开发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脐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赣州国家钨和稀土新材料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

  ……

  赣州市委书记史文清说,“政策‘输血’有时效,而发展平台‘造血’能管长远。改善了经济发展后劲不足的问题,就为扶贫攻坚战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在于都县,我们见到了林祥贵。他的父亲、爷爷、奶奶都是老红军,年过古稀的他本应安享晚年,却偏偏和妻子一起到村里的产业基地务工。

  “我们穷过、苦过,如今赶上苏区振兴的好政策,再老也不能错过。”林祥贵轻声地讲述着往事,勾勒着未来。

  我们静静地听着,不忍打断他。只觉得,脚下的土地在他的话语中渐渐地滋长、不断地涌动……(完)

      江西日报全文转载: http://epaper.jxnews.com.cn/jxrb/html/2015-04/22/content_300417.htm       http://news.xinhuanet.com/fortune/2015-04/21/c_111504372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