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育兵:银行卡免年费不给力病根是监管不给力

06.08.2015  11:59

  记者近日走访发现,虽然银行卡免年费、小额账户管理费政策实施已经一年,很多储户对此仍不知情。而不少银行也只在政策实施初期公示过该通知,如今储户不问也不会主动告知,部分银行在储户询问时甚至要求必须由本人携带相关证件前往开户行办理才可取消。(8月4日《证券日报》)

  银行卡免年费政策落地实施一年,当初手续费新规的“”字已褪去了颜色,但显然的是,这并未能挡住银行暗自收费的步伐。而且,银行的傲慢似乎与其“块头”、“身份”相关,记者的调查表明:部分股份制银行,根据客户申请,可对其名下一个账户免收,并且可由客户自行登录网上银行进行取消;然而,国有大行的年费减免却不容易,多个银行工作人员表示,“需客户主动前往分行、支行等营业网点办理免费账户申请手续。”不止如此,除了中国银行可由他人携带双方身份证前往柜台代办以外,工、农、建、交均需本人携带相关证件去柜台办理。细细想来,不无道理,股份制银行要通过竞争去争取客户资源,自然态度要好一些;国有大行自恃“身强力壮”,未免更加傲慢。贪图小利,不承担应有的责任,无端的增加惠民措施的阻力,国有大行的做派,实和其定位有所不符。

  面对银行的傲慢,许多人把板子打向银行,这没有错。但试想一下,如果银行本就是“见利忘义”,再汹涌的舆论,又能对其奈何?事实也是如此,在一波波的舆论炮火面前,银行“咬定利益不放松”,管尔“东南西北风”,一年时间过去,仍是“只见楼梯响,不见人下来”,就是最好的明证。

  既然银行如此装聋作哑,显然的就得有人耳提面命。孩子不听话,自然得有大人管教;成人不守规矩,自然有法律管教;那银行不听政策的话,是不是也该有谁来管教呢?作为政策的制订者,发改委和银监会又去哪里了呢?政策出台了,检查落实了没有?对于舆论的反响,回应了没有?出台了措施没有?遗憾的是,从已有的报道中,并未看到相关部门的回应,也未见到推动的措施。

  事实上,这些年,有许多部门出台了许多更惠民政策。但是,如果相关部门仅仅把眼光放在政策的出台上,疏于政策落实的督查、监管,那再美好的政策,恐怕也是“画饼充饥”了。这恐怕是相关部门应该深刻反思的问题。

  在银行卡免年费事件上,银行可以不给力,但相关部门的监管却不能不给力。否则,惠民的政策就成了聊无意义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