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武宁:凤凰古城“筑巢”莫忽视小商业发展

15.07.2015  13:00

  游览凤凰古城实行“一票制”已超过两年,但这张每人148元的门票带来的风波却仍未消除。7月4日开始,陆续有客栈关门停业,挂出“无法生存,客栈转让”的横幅,7月6日开始又陆续开始营业。(7月14日京华时报)

  凤凰古城自收费起,就饱受争议,其实行的“一票制”不仅因剥夺游客参观景点的自主选择权受到质疑,而且因“门票经济”冲击当地小商业(如小旅馆)商户利益遭到反对。可以说,此次出现“停业潮”,根源就是凤凰古城整治行为引起的。虽说“筑巢”整治是为引来更多游客这个“金凤凰”,但为“门票经济”而开展的整治活动,实不可取。作为特色景区,有了通票制大商业定位,也不能忽视当地小商业发展,唯有两者完美结合,才是打造品牌景区的未来发展趋势。

  事实上,旅游业发展应深入研究各商业项目的定位和规模,充分发挥好政府主导、市场主体作用。二项主要功能价值缺一不可,且要相互配合发展,才能在旅游市场转变、升级中使景区运营始终处于良性状态。

  勿庸置疑,凤凰古城通票制给这座“最美小城”带来了丰厚的经济回报。如今尝到“一票制”甜头的古城,为保证利益长远且有效,再来了一次资源强化。如:小城三步一岗五步一哨设检票点,就是小路、便道也都增设了检票点,使凤凰古城被至少12处检票点包围。这种明显带有“门票经济”色彩的整治活动,不仅让游客不胜其烦,就是当地人也因频繁地被要求“验明正身”感到厌烦,甚至发生引发过肢体冲突。由此可见,以“门票经济”最大化获利为导向的秩序整治,又会有多少作用力用于提升旅游服务质量呢?值得商榷!

  虽说凤凰古城此次整治重点是非法拉客、飞车拉客、照相市场强买强卖等不规范现象,打击扰乱旅游市场行为,但从整治工作带来的效应来看,整治过程是紧扣着“门票经济”利益延伸。否则,当地为何不先研究方案优化检票系统,就四处设卡、开设检票点呢?

  可以说,凤凰古城以完善管理名义为“门票经济”的整治不可取。这种整治不仅忽视了本地小商业发展,而且由于事前没有调查研究,没有向商户做好解释工作,就单方面采取整治行动,是遭到一些商户拉起横幅反对的根源所在。如果凤凰古城是为提升服务质量而“筑巢”,那么,就该派出社区工作人员先期做好调查,上门解释好禁止拉客是为了更长远利益。做好了前期宣传,相信当地商户们也不会短视到只为眼前利益暂时受损就关门歇业,更不会挂出“无法生存,客栈转让”的横幅。因此,凤凰古城“一票制”再起争议实在怨不得他人,就是当地职能部门不详细调研、忽视小商业发展的失职行为造成的。

  值得关注的是,旅游景区的发展,既要“大商业”模式的整合,也要“小商业”发展支撑,更要把握好二者相互配套、互促共赢的关系。而这,需要通过政府积极引导,市场机制调节,才能凝聚合力,充分挖掘市场潜能。其中,关键环节就是打准“大小商业”之间最佳平衡点。像凤凰古城后来商户们又陆续开始营业,就是市场动态促使“大小商业”回归到平衡才得以消除矛盾。因此,有作为的景区资源整合,首先应做到“小商业”和“大商业”的完美结合,从市场定位、业态配比、运营模式上进行策划、掌握好,才能保证景区商业未来发展更顺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