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行先试 暖巢引得金凤来 看南昌临空经济区打造昌九特区

16.07.2015  10:49

江西日报记者 范志刚

  7月14日上午,站在昌北国际机场附近的南昌临空经济区3平方公里核心起步区内,不时看到一架架飞机从头上飞过。和飞机同时“凌空”而起的,还有园区内的手机制造企业——海派通讯科技有限公司。

  从签约入驻临空经济区到一期工程投产,海派只用了不到一年的时间。目前,该项目8条SMT(表面组装技术)生产线安装调试完成,一条手机生产线完成了HTC智能手机试生产。“二期工程正在上马,整个项目全部建成达产后,将形成6000万部智能手机的生产供货能力,预计年销售收入不低于180亿元。”公司该项目负责人陈德拥对前景充满了信心。

  而在一年前,这家企业对要不要落户还犹豫不决。陈德拥回忆道:“那时,我们在临空经济区看到的是一片黄土、一张白纸,道路不通让这块传说中的‘宝岛’看起来更像被赣江、机场包围着的‘孤岛’,我们一度不看好这里。”

  作为被全省寄予厚望的“三特”——特别发展区、特别管理区、特别创新区,为了让企业树立信心,南昌临空经济区用足用好省委、省政府赋予的“先行先试”权,在招商引资理念上进行创新,“重资本,轻资产”的全新招商理念应时而生。在这一理念指导下,管委会帮企业建员工宿舍、建标准厂房,建一切生产性设施以外的辅助、配套设施,低价或免费供企业使用。目前,南昌临空经济区帮企业兴建的职工宿舍——“邻里中心”已建成3万平方米,预计9月初交付使用。整个“邻里中心”一期规划建设6万平方米,将全面满足企业员工吃、住、娱乐、购物等生活需求。

  这一做法大大增强了园区对企业的吸引力和企业投资园区的积极性。2014年12月,海派手机不再犹豫,开始装修政府代建的标准厂房;2015年4月,10条手机生产线设备进场。至此,海派与南昌临空经济区的牵手正式从合同上落到地面上。陈德拥告诉记者,作为一家手机生产企业,他们的员工都是年轻人,招工难、留人难是企业发展的软肋。而“邻里中心”完善的配套让员工可以“先生活,后生产”,让他们可以安心留下来,解决了企业的后顾之忧。

  如今,临空经济区好事连连:金山大道和金水大道将于今年8月、10月正式通车,这将新增一条通往昌北国际机场和九江市的快车道;拥有4个2000吨级泊位、年吞吐量达20万标箱的龙头岗综合码头一期工程正在紧锣密鼓施工,今年年底前建成投产后,与赣江黄金水道连接,将为南昌乃至全省融入长江经济带提供有力支撑;机场方面,T1国际航站楼更新改造工程将于今年年底前开工建设……通过机场、码头、铁路之间的互联互通,南昌临空经济区的交通功能将真正地“立体”起来。同时,园区另外一把“利器”——南昌综合保税区正在积极申报,预计将于明年年底前封关运行。

  记者手记

  信心远比黄金贵。经济新常态下,对于新建立的南昌临空经济区而言,信心显得更为重要,它关乎一个崭新发展平台的腾飞,关乎昌九一体化战略大业。

  作为一个全新的发展空间,南昌临空经济区先行先试,另辟蹊径,践行“重资本,轻资产”全新理念,走出了一条招商引资的新路子,重拾了企业投资的信心。这一经验可学、可复制,对于全省招商引资工作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

  我们期待南昌临空经济区继续发扬这种“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精神,为昌九一体化的深入实施开辟出更多的改革试验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