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地铁一号线全线轨通 测量技术引进高铁技术

09.04.2015  01:16

4月8日,南昌轨道交通1号线的轨道铺设全部完工。

人民网南昌4月8日电 (时雨)洞通、轨通、电通、车通,是地铁建设的“四步走”程序。4月8日,随着子固路站至八一广场站区间最后一节轨排焊接完毕,南昌轨道交通1号线的轨道铺设全部完工!这是继去年12月底l号线顺利实现“洞通”后,南昌地铁建设的又一里程碑式节点,为下一步展开机电安装、全线“电通”、系统联调以及今年12月底实现通车试运行奠定了基石。

全线铺轨约62公里 采用与国际相同钢轨

轨道工程是地铁列车运行的基础,由钢轨、轨枕、扣件、道床、道岔以及其他附属设备等组成。1号线正线线路全长28.8公里,设有高新大道站、珠江路站和地铁大厦站三个铺轨基地,铺设轨道约62公里,各类道岔33组,由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承建,采用与国铁相同的60kg/m钢轨。

部分段线提前施工 节约工期近两个月

据南昌轨道交通集团副总工程师陈卫国介绍,减振地段的钢弹簧浮置板道床施工难度大、施工效率低、技术含量高。由于施工工期短,为保证2014年8月四站三区间首列车上线调试和2015年3月全线轨通,通过加大施工投入,提前启动了人工散铺作业,已具备铺轨条件的奥体中心站至天祥大道站区间、瑶湖定修段出段线、蛟桥站至双港站区间、蛟桥停车场出入段线提前施工,节约工期近两个月。

减震减噪音 繁华路段铺轨垫弹簧板

陈卫国介绍,为减少铺轨工程对市中心来往车辆和市民生活的影响,施工方从施工工序和施工时间两个方面进行了考虑和论证。施工到市区繁华路段,在以往的施工工序基础上,在钢轨下方垫上了一层弹簧板,起到减震减噪音的作用,将噪音控制在50分贝以内。

此外,施工时间上,由于市区车流量较大,工程车选择在晚上进行运输施工,并在铺轨基地大门处设立洗车槽,对进出工程车辆清洗,保证工程车辆在运输途中不污染道路,做到工程的清洁环保。在线路曲线设计上,设计充分考虑列车运行速度与噪声的关系,优化了相关设计。

1号线轨道测量技术引进高铁测量技术

影响地铁舒适度的一个重要因素是横向重力加速度,比如350公里/小时的高铁,重力加速度是0.02g,250公里/小时的高铁,重力加速度是0.04g。之前四站三区间试调时,速度为80公里/小时的地铁列车重力加速度是0.03g,南昌地铁1号线全线轨道测量技术引进了高铁的CPIII测量技术,全线的轨道检测采用国外进口的轨检小车进行检测和控制,轨道的平顺精度达到毫米级。” 陈卫国介绍,这保证了较高的稳定性和舒适性,现在铺设完铁轨之后,采用大功率焊轨机将轨道无缝焊接起来,并将接缝进行打磨处理,地铁运行起来将更加顺滑。

据介绍,在南昌轨道交通1号线全线轨通完成之后,7月底1号线的接触网将进行全线“热滑”测试,这意味着地铁列车开始在铺好的地铁轨道上真正地跑起来。随后,运营公司与项目管理分公司将在8月进行运营“三权”接管,将调度指挥权、属地管理权和设备使用权接由运营公司管理;8月至10月,1号线开始综合联调,对各单系统的功能进行检测,同时对各系统之间接口包括供电、接触网信号等进行联接,从而使整个系统满足试运行、试运营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