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举办活动触摸历史传承文明

15.06.2014  11:39

非遗保护与城镇化同行

文化遗产日活动在京启动

今天是我国第九个文化遗产日。早上9点,数十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汇集北京西单文化广场,开始展示他们的绝活。“非遗保护与城镇化同行”——2014年文化遗产日活动就此拉开帷幕。

本次活动由文化部、中央文明办、民政部主办,主题为“非遗保护与城镇化同行”,口号是“非遗保护,人人参与”。现场播放的精彩视频带观众回顾了我国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以来,在名录体系建设、传承人保护、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等方面所取得的成果。中国书法、荣宝斋木版水印技艺、鹤年堂中医药养生文化、北京仿古瓷、传统药香制作技艺、北京鬃人、泥塑彩绘脸谱、绳结艺术这些精彩的非遗代表性项目展示,引来阵阵赞叹。

此次文化遗产日活动分为视频展示、互动展示、图片展览三部分。其中“根与魂”及“薪传奖”专题图片展览从14日持续展出到22日,展示近年来非遗保护成果和120名代表性传承人的杰出事迹。

主办方表示,在城镇化快节奏发展的今天,希望通过此次活动,将大众目光再次聚焦在非遗这个源自民间的瑰宝,使群众对非遗保护与传承的认识更深入,将我国的非遗保护工作带入到一个与城镇化和谐同行的崭新阶段。

呈现城市活态的文化遗产

主场城市活动在景德镇举行

人民网景德镇6月14日电 (记者王珏)14日,由国家文物局、江西省政府主办,江西省文物局、景德镇市政府承办的2014年中国文化遗产日主场城市活动在江西景德镇市举行。

从展现传统瓷工文化的民俗表演,到复烧清代镇窑,开启明代葫芦窑的窑门,瓷都景德镇向大家展示了这座城市活态的文化遗产。

文化部副部长、国家文物局局长励小捷指出,文化遗产不能束之高阁、秘不示人,而应融入社会、惠及民生。努力展示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文物部门和广大文博工作者应该肩负的责任,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应有之义。

开幕式后,与会者参观了赣南等原中央苏区革命旧址保护与利用成果展、珠山御窑出土瓷器精品集萃、“历史与记忆”文化遗产摄影展、水下文化遗产保护成果展等展览和御窑厂遗址考古发掘现场以及御窑厂遗址周边明清窑作坊群保护现场。

国家文物局和江西省政府还签署协议,双方将在江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工程、赣南等原中央苏区革命旧址、大遗址、传统村落保护利用和博物馆建设、可移动文物保护利用等方面加强合作。同时,还举行了全国青少年文化遗产知识大赛等系列活动。

山东

讲述文物的故事

人民网济南6月14日电 (记者潘俊强)14日,山东省文物系统为曲阜鲁国故城、汶上南旺分水枢纽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授牌。在山东博物馆,“盛世佛光——汶上宝相寺塔地宫出土佛教文物展”开幕,通过孔子学堂讲述文物里的《论语》故事,模拟考古、文物修复室开放、体验鲁绣、现场拓片等,让人大开眼界。今年山东省“文化遗产日”活动采取全省联动方式,除主场活动外,全省各地组织了110多场融知识性、互动性、观赏性为一体的活动。

陕西

展示非遗的魅力

人民网西安6月14日电 (姜峰、杨丹丹)14日,由陕西省文化厅和西安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联合主办的2014年“文化遗产日”非遗展演展示活动在西安大明宫遗址公园举行。现场展演了户县鼓舞、蓝田普化水会音乐、周至道情、红拳、古琴艺术和陈氏太极拳、阎良新兴特技唢呐、秦腔、杂技、陕北民歌、马明仁膏药制作技艺、周至剪纸、灞桥蔡氏核雕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此外,陕西省考古研究院与富平县文物旅游局还联合举办了“感受考古,触摸文明”公众考古讲座。


官方微信

人民微博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