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传超:别让“带薪休假”永远在路上

05.08.2015  22:10

  近期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推动各地落实带薪休假制度”。今年以来,中国官方至少已五次公开强调落实带薪休假,一些地方也出台了相关细则,带薪休假的落实力度正不断加大。(8月4日 中国新闻网)

  《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自2008年施行已超过7年时间,今年,官方屡提落实带薪休假,更是提出“周五下午+周末”短假模式,可见政府对带薪休假制度的落实做出很大的努力。

  带薪休假制度虽然有,落实却成了大问题,目前,带薪休假制度的落实率仅仅达到50%,带薪休假制度为何迟迟不能落地,究其主要原因在于用人单位“不让休”、职工地位弱势“不敢休”执法监管不给力导致“不能休”。

  近年来随着人力成本的不断提升以及企业的逐利性,导致某些用人单位通过减少或取消带薪休假来降低用人成本,有些用人单位认为推不推行带薪休假制度是自己的事,甚至推出“谁休假就休谁”制度,为阻止落实带薪休假制度添砖加瓦。

  职工在用人单位处于弱势地位,由于用人竞争压力相对较大,出现不敢休、不愿休和不能休的现象,也不敢主动维护自己的休假权益,这更给落实带薪休假带来巨大的阻力。

  执法监督不到位和处罚力度不足也是带薪休假难落实的重要原因,单位违规后受罚力度微小甚至只是口头教育,没有实质性的改进,可以说违规“成本”为零,使得部分用人单位缺少了对法律应有的敬畏,单位职工也只能一而再、再而三的忍气吞声做出让步,进一步加重带薪休假“落实难”。

  笔者认为,推出“短假模式”并不能实质性的解决问题,想让带薪休假制度落实到位,应当用人单位、劳动者、监管部门三方共同发力。用人单位要去除以往漠视法律法规的心态,遵纪守法,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推行休假制度;劳动者要重视自己最基本的休息权利,更要加强维权意识;执法监督部门应当尽快出台落实带薪休假的相关细则,监察部门要主动监督并加大追责力度,提高违法单位的违法成本,严格追究不执行带薪休假制度用人单位的违法责任同时谨防用人单位在推行带薪休假同时,变相增加劳动者的工作时间,做出掩耳盗铃之事。